2009年12月14日,云南省宜良县花溪村的村民老罗踩着没过脚踝的枯草往山深处走,羊皮袄领口的霜花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光。他要去的地方,是山里那处荒废了十余年的铅锌矿洞。三天前村里疯传,有外来人在洞附近转悠,说里面还藏着没挖干净的红石头,能卖大价钱。
矿洞在青龙山北坡的一片灌木丛后,洞口被半塌的土层和藤蔓遮掩,若不是老罗这样的老村民,根本找不到入口。他拨开带刺的枝条刚要弯腰,目光突然被洞口右侧的一抹红色攥住。
老罗揉了揉被寒气冻僵的眼睛,小心翼翼走过去。那是一只女式高筒靴,红色漆皮表面蒙着薄灰,靴筒侧面镶嵌着一串水晶蝴蝶,在昏暗的光线下仍能看出精致的纹路。他捡起靴子掂了掂,质感厚重,绝非村里女人会穿的便宜货。荒山野岭的矿洞口,怎么会出现这样一只时髦的女靴?更奇怪的是,只有一只,另一只去向不明。
对红石头的渴望压过了疑惑,老罗将靴子随手丢在洞口,掏出随身携带的手电筒。按下开关的瞬间,一道微弱的光柱刺破黑暗,照亮了矿洞幽深的通道。他佝偻着身子往里走,洞壁上还残留着当年挖矿留下的钢钎印记,湿漉漉的岩壁不断往下滴水,在地上积成一个个小水洼。
走了约莫五十米,一股异样的味道钻入鼻腔。起初是淡淡的焦糊味,随着深入越来越浓郁,混杂着一种难以形容的腥气,像是谁家的肉烤焦了却没熟透。老罗皱着眉加快脚步,光柱在前方突然撞上一团黑乎乎的东西,那东西靠着洞壁蜷缩着,轮廓像个人形,表面覆盖着一层焦黑的硬壳。
他的心猛地一沉,手电筒差点从手里滑落。光柱颤抖着移过去,照亮了那团东西的侧脸:焦黑的皮肤紧绷着,五官已经扭曲变形,露出的牙齿在昏暗里泛着惨白。妈呀!老罗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叫,转身就往洞外跑,羊皮袄被洞口的藤蔓勾破了都浑然不觉。他连滚带爬地冲回村里,在村委会门口拦住了正要去镇上办事的村支书,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洞...洞里有个人!被烧...烧焦了!
宜良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警车抵达花溪村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三辆警车在村口停下,扬起一阵尘土。大队长赵卫东推开车门,凛冽的寒风立刻灌进警服领口。他抬头望向青龙山,山体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萧瑟,北坡那片灌木丛的位置,正是报案人所说的矿洞方向。
赵队,报案人老罗在那边。侦查员小李指着村委会门口的一堆人。老罗裹着厚厚的军大衣,脸色还是惨白的,看到穿警服的人过来,连忙迎上去:警察同志,我带你们去!赵卫东点点头,示意技术科的同事带上勘查设备,一行十余人跟着老罗往山上走。
矿洞口已经被村民们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惊恐。都往后退!警戒线拉起来!赵卫东一声令下,两名年轻民警立刻用警戒线将洞口围起,驱散了围观的村民。技术科科长陈明蹲下身,仔细观察着老罗所说的那只红色高筒靴。
靴子被装在物证袋里,陈明用镊子轻轻拨动着靴面上的水晶蝴蝶:赵队,这靴子是真皮的,看工艺应该是品牌货,市场价至少要一千多。靴底花纹清晰,没有明显磨损,应该是刚买没多久。他又翻到靴筒内侧,发现了一个模糊的尺码标签,35码,主人应该是个小脚的女性。
此时,洞外的光线已经不足以支撑勘查,技术人员架设好应急灯,强光瞬间将矿洞通道照得如同白昼。赵卫东和陈明带头走进洞内,刚走几步,那股刺鼻的焦糊味就越发浓烈。走到距离洞口约100米的位置,两人同时停住了脚步,靠洞壁的地面上,那具焦尸赫然在目。
尸体呈蜷缩状,全身被焚烧得严重碳化,部分皮肤已经开裂,露出里面的骨骼。尸体旁边散落着几片烧焦的布料,颜色隐约呈红色。陈明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翻看尸体:赵队,你看这里。他指着尸体胸口的位置,那里有一处不规则的破口,边缘呈焦黑状,初步判断,这可能是致命伤,焚烧是死后进行的,目的应该是毁尸灭迹。
勘查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技术人员在尸体周围的地面提取到了多枚鞋印,用石膏进行了拓取。在距离尸体三米远的洞壁上,陈明发现了几处喷溅状的血迹,虽然已经有些干涸,但仍能清晰看出形态。这些血迹应该是案发时留下的,他用紫外线灯照射着血迹,没有被焚烧破坏,说明凶手是先杀人后纵火。
更重要的发现出现在尸体的手部。陈明用镊子掰开死者蜷缩的手指,在指缝里发现了一小块黑色的异物。送去化验,看看是什么成分。他将异物装进物证袋,又注意到尸体的脚部,一只同样款式的红色高筒靴套在脚上,靴跟处有明显的断裂痕迹,显然是剧烈挣扎时造成的。
赵队,有发现!洞口传来侦查员的喊声。赵卫东走过去,看到一名技术人员正拿着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着一枚金属物品。在洞口左侧的草丛里找到的,被落叶半埋着。赵卫东接过塑料袋,里面是一枚子弹头形状的耳钉,银色的表面有些氧化,但造型非常夸张,一看就不是普通村民会佩戴的饰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