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青岑的青年将王莽一行人带到一处院落,院中正有一名阿婆在烧火做饭,大米蒸熟的饭香顺着院墙扑鼻而来。
“宁柔殿下,你们暂且在此安心住下。”青岑看向宁柔笑道。
“那就多有打扰了。”宁柔长公主礼貌回礼道。
王莽粗略将院落打量了一遍,淡淡道:“看样子你们应该在这住了几日了吧,来此目的何为?”
青岑沉吟道:“世子好眼力,我们确实已经在这住了两日了,我们来此目的与慕容山庄有关。”
“嗯?”王莽心中微动,不动声色追问道:“慕容山庄最近发生什么事?”
青岑笑着解释道:“慕容山庄的那位九品老祖已经陨落了,如今整个古月洲江湖都蠢蠢欲动起来,甚至还有些外来江湖高手也来凑个热闹。”
“那慕容山庄到底有什么宝贝竟然值得如此之多的江湖侠客齐聚于此。”王莽摇头失笑道。
“世子久居北境,自然对江湖事知道甚少。慕容山庄有两件至宝,其一是慕容先祖所创的拳谱,据说习得此拳,可叫天地失色,邪魔俱退。其二就是那名九品慕容老祖生前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一股拳意,如若侥幸得之,日后晋升武夫八品那将事半功倍。”青岑说道。
“既然你为了拳谱和拳意而来,为何要杀本世子?”王莽脸色一沉。
青岑从容道:“我与世子无冤无仇,只是我仰慕宁柔公主已久,不久前听闻世子和宁柔殿下已经成婚,觉得宁柔公主如此美若天仙惊艳绝伦的奇女子嫁给天下第一纨绔实在让人惋惜,让我心中异常愤怒。”
“当然,今日一见,方知世子先前种种所为都是故意藏拙,世子绝非世间传闻那般不堪,相反世子手段心智都非常人能及。”青岑连忙补充道。
王莽不置可否,这个解释有些牵强却也说的过去,毕竟宁柔的仰慕者不在少数,但他内心总觉得这个名为青岑的青年不简单,目的没有那么单纯。
在听到青岑的言语后,宁柔的耳根微微泛红,赶忙转移话题道:“那日太阴学宫一别之后,你都去了哪里?”
青岑闻言作回忆状,然后缓缓道:“太阴学宫一别之后,我便一直在江湖中游历,直至听说慕容山庄的消息,我这才来此碰碰运气,不曾想碰到了公主殿下。”
太阴学宫是和龙阳国子监同等地位的学府,只不过一个面向天下读书人,一个只面向世家子弟和参与科举中试的举人,而另外一个则是面向天下读书人。因此太阴学宫也是作为寒门子弟所向往的最高学府。
身为龙阳长公主,宁柔最开始是在国子监求学,只可惜她的身份实在是太耀眼,国子监那些学生每天都无事献殷勤,妄想鲤鱼跃龙门。但宁柔却不喜欢这些整天围着自己的读书人,只觉得烦躁的很,扰她读书的雅兴。于是宁柔搬到了太阴学宫去研读,在这里的读书人更加纯粹,虽然知道宁柔长公主的身份尊贵,但却没有过多的阿谀奉承,只有读书人之间的互相尊重。
而在太阴学宫,宁柔长公主和青岑二人相识,青岑的见识很广,而且对于先贤圣人的诸多典故注释如数家珍,宁柔长公主在研读圣人经典时遇到的许多不懂之处常常请教青岑,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朋友。
但是二人谁也没想到,两人再次见面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见面,会在这小小的麦城之中。
“听说公主殿下和世子此行应该是从北境到龙城,为何会突然出现在麦城?”青岑好奇道。北境往南便是剑洲,剑洲再往南便是龙城,古月洲位于北境和剑洲的东侧,按照使团的返程路径,古月洲根本不顺路。
宁柔看了眼王莽,使团改道慕容山庄王莽没有向众人解释缘由,但再刚刚与青岑的交谈过后,她便已经猜到了王莽改道来古月洲慕容山庄的目的,只不过她想看看王莽该如何回复青岑的疑问。
王莽露出浅浅的笑容,毫不掩饰道:“此行我们的目的与青岑兄是一样的,还请青岑兄多多关照。”
闻言,青岑神色不变,微微颔首。而他身后一直沉默寡言的老者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青岑兄既然是有备而来,想必已经提前做好了情报收集工作,还望青岑兄能分享一些有用的信息。”王莽诚心道。
就在此时,一直忙于做饭的阿婆一边端着饭菜走到里屋一边吆喝道:“小伙子们,新出锅热乎的饭菜好了。”
青岑笑道:“既然世子想听,那我便说说,阿婆的手艺极佳,在整个麦城都是有名的,不妨我们边吃边说?”
王莽闻言,笑意盈盈道:“如此甚好。”
饭桌上,青岑缓缓开口道:“如今慕容山庄风雨飘摇之际,慕容山庄家主慕容空城此时正在做两手准备,第一是在四处奔波寻求其他大家族宗门的庇护,但昔日有交情的宗门世家如今见慕容山庄有利可图,又怎么会去念及旧情去出手相助?所以最后慕容山庄的下场便只能是被各大世家宗门围攻灭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