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玄盯着远处树影下的身影,手指微微收紧。他没有动,也没有出声。云昭察觉到他的异样,顺着视线望过去,只看到一片晃动的星纹树叶。
“别过去。”陈玄低声说,“先处理眼前的东西。”
他转过身,蹲下查看石板上的掌印凹槽。检测仪屏幕闪烁着微弱红光,显示周围空间存在一种奇怪的能量关联。这种波动不像是灵气流动,也不像阵法运转时的共鸣,更接近某种看不见的连接。
“护盾还能用吗?”他问。
云昭点头。“冷却完成了,可以启动。”
“好。”陈玄取出护盾发生器,按下开关。透明屏障在身前展开,形成一个半圆形防护区。他又将齿轮计算器从机关箱中取出,打开记录模块,导入刚才穿越乱流时采集的所有数据。
“你退后五丈。”他对云昭说,“用霜魄剑在地上划一道线,如果有异常靠近,立刻提醒我。”
云昭没多问,起身走到指定位置,拔剑轻点地面。寒气蔓延,在苔藓上凝出一道银线。
陈玄开始工作。他先是对十二棵巨树上的导灵纹路逐一拍照拓印,再把每一段纹路的走向、曲率、节点间距输入计算器。仪器发出轻微嗡鸣,屏幕上不断刷新建模进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森林安静得只能听见设备运转的低响。
突然,计算器发出一声短促提示音。陈玄目光一凝——第七组参数输入完成后,模型显示出一对粒子之间的同步变化。无论距离多远,它们的状态始终一致。这种现象无法用已知的洪荒理论解释。
但他知道这是什么。
“量子纠缠……”他喃喃道。
这个词在他脑海中炸开。这不是修行术语,而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物理概念。他曾学过,两个纠缠的粒子即使相隔万里,也能瞬间影响彼此状态。而现在,这个规律出现在一座上古阵法中。
他立刻调出青铜鼎虚影的记忆片段。每当遇到无法理解的符文或结构,鼎都会自动解析并翻译成现代知识体系中的对应模型。这一次,他也照常将问题投射过去。
识海震动。青铜鼎缓缓旋转,表面浮现出复杂的动态公式。那些符号迅速重组,最终定格为一组清晰的数学表达式:EPR关联模型映射完成,开始翻译上古铭文。
地面上的符文忽然亮起。幽蓝色光芒从石板边缘扩散,沿着导灵纹路爬向四周巨树。每棵树干上的沟壑都泛起微光,仿佛被唤醒。
陈玄屏住呼吸。他知道这是激活阵法的关键时刻。
他伸手,将右手按进掌印凹槽。
一股温和的力量顺着指尖涌入体内,但并未造成伤害。相反,这股能量稳定而有序,像是在传递信息。与此同时,计算器屏幕剧烈跳动,大量未知数据涌入。
“不是攻击……”他快速判断,“是传输。”
就在这一刻,阵心处的石板中央,缓缓升起一本玉册。它通体泛黄,表面刻着三个古篆:空间基础。
陈玄小心地将它拿起。封皮触手冰凉,却带着一丝微弱的脉动,如同有生命一般。
“找到了。”他说。
云昭走近两步,站在护盾外侧。“那是什么?”
“一本讲空间规则的书。”陈玄翻看第一页,发现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符文和几何图示。但在他眼中,这些内容正被青铜鼎逐行翻译成熟悉的物理语言——张量场、维度耦合、非定域性作用……
他越看心跳越快。这本书里记载的知识,远远超出了当前洪荒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这个世界曾经掌握过类似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
“他们不是靠感悟。”他低声说,“他们是算出来的。”
云昭皱眉。“谁?”
“建造这座阵法的人。”陈玄指着玉册内页的一幅结构图,“你看这里,能量节点分布完全符合最小作用量原理。还有这一段,描述的是跨空间信号传递方式,和量子通信几乎一样。”
他抬头看向四周的巨树。“这个阵法不只是用来封印或者防御,它可能是个实验装置,专门研究空间本质。”
云昭沉默片刻。“你能看懂?”
“现在还不能全部理解。”陈玄摇头,“但青铜鼎在帮我翻译。只要继续研究,一定能弄明白。”
他把玉册小心放进仪器包,拉紧封口。刚要站起身,检测仪突然报警。
屏幕上,原本稳定的能量读数出现细微波动。那对纠缠粒子的状态正在缓慢改变,而且变化方向不符合自然衰减规律。
“有人动过这里。”陈玄立刻反应过来,“就在我们来之前。”
云昭握紧剑柄。“你是说,刚才树影下的人?”
“不止一个人。”陈玄调出追踪灵粉2.0的历史记录,“孢子残留轨迹显示,至少有三个人穿过这片区域。他们没触发阵法,说明知道怎么避开核心区域。”
“但他们留下了痕迹。”他指着计算器上的一段异常编码,“有人试图复制阵法的部分结构,但失败了。残留信号还在干扰系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