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刑侦支队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捏出水来。白板上已经画满了复杂的关联图和心理侧写,五起精英“意外”死亡案件像五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每个人心头。最令人不安的是,那个隐藏在网络背后的“隐形推手”似乎已经察觉了警方的调查,甚至试图反向追踪他们的IP地址。
林宸站在白板前,目光锐利如刀。他知道,对手已经从暗处注意到了他们,这场心理战的棋局正在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所有受害者的生活环境。”林宸打破沉默,“如果对手只在线上活动,不可能产生如此强烈的暗示效果。心理暗示需要多维度强化,线上内容只是其中一部分。”
陈建国眉头紧锁:“你的意思是,他可能还在线下接触受害者?”
“不一定是直接接触,”林宸解释道,“但可能通过某种方式,将暗示物化到受害者的生活环境中。线上暗示与线下环境的共鸣,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赵思妍立即领会:“就像电影里的产品植入,无处不在的暗示最终会影响人的行为和选择。”
“比那更精细、更危险。”林宸点头,“我建议重新搜查所有受害者的住所和办公场所,特别留意那些看起来普通但不合常理的物品——可能是一本书、一件装饰品、甚至是一种特定的香氛。”
张猛有些怀疑:“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就算有这种东西,恐怕也早就被清理掉了吧?”
“通常人会忽略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林宸说,“特别是如果它们看起来像是自己购买的或别人送的普通礼物。”
陈建国做出决定:“张猛,你带一队人重新搜查张明远和王海洋的住所。思妍,你负责李梦和刘伟的办公场所。林宸,你和晓雯去建筑师陈磊的工作室。特别注意那些可能与心理暗示相关的物品。”
各组立即行动起来。林宸和苏晓雯驱车前往陈磊生前的工作室,一路上两人都沉默不语,各有所思。
陈磊的工作室位于一栋老式洋房的二层,宽敞明亮,充满了创意与艺术气息。建筑图纸、模型和专业书籍随处可见,一切都保持着主人最后离开时的样子。
“从哪里开始?”苏晓雯看着满屋的物品,感到有些无从下手。
林宸站在房间中央,缓缓环顾四周:“不急着动手。先感受这个空间,注意那些看起来不协调的东西。”
两人开始仔细勘察。苏晓雯注意到书架上大部分是建筑和专业类书籍,但其中有几本关于心理学和潜意识影响的书籍显得格外突兀。
“看这些书,”她指给林宸看,“《语言的力量》、《潜意识操控》、《暗示与自我暗示》...都是精装本,看起来很新,不像经常翻阅的样子。”
林宸戴上手套,小心地取出这几本书翻阅。在《语言的力量》一书中,他发现了几处细微的折页痕迹。折页的内容都是关于“高空”、“坠落”、“边缘体验”的章节。
“不像偶然。”林宸若有所思,“更像是有人特意标记出来,引导阅读者关注这些内容。”
苏晓雯感到一阵寒意:“如果有人特意送来这些书,并做了标记...”
就在这时,林宸的目光被书架顶层的一个小雕塑吸引。那是一个抽象的不锈钢雕塑,造型像是一个人站在高处向下俯视,给人一种不安的失衡感。
“这个雕塑的风格与工作室其他装饰不太协调。”林宸小心地取下雕塑,发现在底座上刻着一行小字:“登高望远,超越极限”。
苏晓雯倒吸一口凉气:“这简直就是在暗示...”
林宸立即打电话给其他小组:“特别注意那些带有‘高度’、‘深度’、‘极限’等暗示性文字的物品。”
不久,张猛那边传来消息:在张明远的书房里,发现了一幅挂在正对办公桌的风景画,画的是险峻的山峰和悬崖,题字是“巅峰视野,无所畏惧”。家属回忆说,这是一个匿名崇拜者寄来的礼物。
赵思妍也在李梦的实验室发现了一个精致的分子结构模型,底座上刻着“探索未知,哪怕付出代价”。同事说这是李梦不久前收到的“学术交流礼物”,没有寄件人信息。
线索越来越多,模式越来越清晰。
回到市局,所有可疑物品被集中送到技术科进行详细检验。赵思妍负责对这些物品进行溯源分析,试图找出它们的来源和共同点。
“大部分物品都是通过快递寄送的,使用假名和虚拟电话号码。”赵思妍汇报初步结果,“支付方式都是现金或不可追踪的电子货币。寄件地址各不相同,但经过核实都是虚假的。”
林宸审视着摆在长桌上的各种物品:书籍、画作、雕塑、音乐光盘、甚至是一种特定香型的香薰...
“音乐光盘?”林宸注意到其中一张光盘,“这是什么?”
“从王海洋的画室找到的。”张猛解释道,“标签上写着‘灵感之源:深度创作音乐’。家属说王海洋最近几周经常听这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