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特殊人才,联盟还设立了“流动专家库”。赵强是“机械专家”,哪个基地的设备出了问题,他就带着工具赶过去;苏梅是“医疗专家”,定期到各基地巡诊,给老人和孩子做健康检查;老秦是“驯犬专家”,帮新基地训练牧羊犬,建立预警队伍。“上周‘星火’的发电机坏了,赵首领当天就赶过来,修到半夜才好,还教我们怎么日常维护。”“星火”基地的首领感激地说。
四、防御互联:从“单点防御”到“全域预警”
在“方舟”的指挥室里,六块屏幕实时显示着各基地的防御情况——“方舟”的雷达扫描着西部废土,“磐石”的震动传感器监测着周边动静,“星火”的能量护盾状态正常,“绿洲”的棘藤防线已长到一米高。指挥室的墙上,挂着一张“联盟全域预警网”地图,上面用红线连接着各基地的预警设备,只要一处发现异常,所有基地的终端都会同步报警。
联合防御演练也成了常态。每月月初,六基地会进行一次“跨基地协同演练”,模拟“兽尸群突袭某一基地,其他基地支援”的场景。上个月的演练中,“绿洲”基地模拟遇袭,“方舟”的弩炮队、“磐石”的电矛手、“Forge”的防御工事队,在半小时内就赶到支援,配合默契程度堪比同一营地的队员。“以前我们遇袭只能自己扛,现在一报警,半小时就有援军,心里踏实多了。”“绿洲”基地的防御队长说。
防御互联还延伸到“兽尸情报共享”。各基地遇到新类型的兽尸,会第一时间拍摄照片、记录习性,上传到“联盟兽尸数据库”。数据库里,已收录了十二种兽尸的信息:“重甲兽尸怕火”“飞翼兽尸的翅膀膜是弱点”“掘地兽尸会从地下偷袭,要在防线外埋震动传感器”。“上次我们遇到掘地兽尸,查了数据库,知道要埋传感器,才没让它们突破防线。”“星火”基地的队员说。
五、未来规划:从“活下去”到“活得好”
在“联盟发展大会”上,六基地的首领共同签署了《三年发展规划》,规划里的目标不再是“抵御兽尸”“寻找物资”,而是“重建社区”“发展生产”“培育后代”:
- 教育方面:在“方舟”建立“联盟学校”,招收各基地的孩子,教授文化知识、生存技能与技术课程,第一批学生将于下个月开学;
- 生产方面:在西部矿山旁建“联盟工厂”,整合“Forge”的铁匠铺与“方舟”的生产线,批量生产护盾、电矛与农具,满足各基地需求;
- 医疗方面:在“方舟”建“联盟医院”,配备改良后的医疗设备,培养各基地的医疗员,实现“小病在基地治,大病到医院治”;
- 社区方面:在各基地之间修建简易公路,方便人员与物资流动;每季度举办一次“联盟文化节”,让各基地的人交流互动,增进感情。
夕阳西下时,“联盟学校”的工地里,各基地的人正一起搭建教室——“方舟”的工匠锯木头,“磐石”的队员搬砖块,“绿洲”的农夫平整地面,孩子们则在一旁帮忙递工具。工地上,笑声与敲击声交织,夕阳的金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对未来的期待。
王斐站在工地旁,看着这幅景象,心中满是感慨。从“方舟”独自坚守,到三盟携手,再到六基地共筑未来,人类在废土上的生存,已从“挣扎求生”走向“有序发展”。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挑战——可能会遇到更强的兽尸,可能会有新的环境危机,但只要联盟的人始终团结一心,资源互通、技术共享、人员互融、防御互联,就一定能在这片废土上,重建属于人类的家园。
夜幕降临时,“联盟工厂”的第一盏灯亮起,工匠们开始调试设备;“联盟医院”的招牌挂了起来,医疗组在整理药品;“联盟学校”的教室里,第一批课桌椅已摆放整齐。各基地的灯光沿着新修的公路连成一片,像一条发光的纽带,将六个基地紧紧连在一起,在漆黑的废土上,点亮了人类文明重建的希望之光。
喜欢红月僵尸王请大家收藏:(m.38xs.com)红月僵尸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