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盟”的晨光里,三辆改装后的“晶能探索车”正整装待发。车身覆盖着轻量化晶合金装甲,车顶的多功能探测仪泛着蓝绿微光,车斗里装满了便携晶能发电机、抗辐射物资与种子样本。王斐握着最新绘制的“废土探索地图”,指尖划过标注“未知区域”的空白地带——经过百日积淀,晶盟终于迈出了“守成”到“开拓”的关键一步。“我们不仅要守住家园,更要找到更多生机,让晶盟的光芒照向更远的废土。”
一、探索筹备:把“未知风险”化为“可控细节”
1. 装备升级:为未知旅程量身定制
赵强的技术组给探索车做了全方位改造。底盘加装了“晶能减震模块”,能缓冲废墟碎石的冲击,就算在坡度30°的地形也能平稳行驶;车内的“环境监测终端”集成了辐射、湿度、能量反应三项检测功能,数据精度达0.001μSv/h,遇到异常会同时发出声光警报。“以前的探测仪只能测辐射,现在能提前识别未知能量源,就像给探索队装了‘顺风耳’。”赵强调试着终端,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周边环境数据。
队员的个人装备更是暗藏巧思。新的“晶能防护服”在关节处采用弹性晶纤维,活动自如且防穿刺;头盔内置“短距离通讯器”,就算在信号屏蔽区域,也能实现5公里内的小队通话;腰间的“应急包”按“生存优先级”分装——第一层是止血凝胶、抗变异剂等急救用品,第二层是压缩饼干、净化片等生存物资,第三层是简易维修工具,取用无需翻找。陈默穿上防护服试着活动,抬手、弯腰毫无阻碍:“以前穿重型防护服像裹着铁板,现在轻便多了,实战中能灵活应对突发情况。”
2. 人员配置:按“专业互补”组建小队
探索队由12人组成,分成“战斗组、技术组、医疗组、农务组”,每组3人各司其职。战斗组由陈默带队,擅长废墟格斗与兽尸应对;技术组由赵强的徒弟小吴牵头,负责设备维修与能量探测;医疗组由苏梅的得力助手小林加入,携带便携式晶能急救箱,能处理外伤、辐射中毒等常见状况;农务组则由老张的徒弟负责,带着抗辐射麦种与土壤样本盒,随时检测未知区域的种植可行性。“探索不是硬闯,每个岗位都要能补位,才能应对各种意外。”王斐在出发前的动员会上强调,队员们两两结对,互相熟悉彼此的技能。
二、征途初启:在废墟中探寻生机痕迹
1. 首遇惊喜:废墟下的“绿色信号”
探索车行驶至废弃都市边缘时,环境监测终端突然发出柔和的绿光——显示前方500米处辐射值仅0.1μSv/h,且有微弱的植物能量反应。队员们下车探查,在一栋坍塌的写字楼废墟后,发现了一片长势稀疏的野生植物:叶片呈淡绿色,表面有细微的晶质纹路,根系扎根在破碎的混凝土缝隙中。
农务组立刻取样检测,土壤样本显示“晶能残留0.2g/kg,重金属含量低于安全阈值”。“这是从未见过的抗辐射植物!”农务队员兴奋地记录数据,“如果能培育改良,或许能成为新的作物品种。”小林则用晶能检测仪扫描植物,发现其汁液有轻微的抗炎效果:“苏医生说过,废土植物往往有特殊功效,这是意外收获!”陈默安排队员警戒,技术组则在周边设置临时监测点,记录环境数据变化。
2. 突发危机:废墟中的“晶甲兽群”
正当队员们采集样本时,监测终端突然发出红色警报——10只晶甲兽尸从写字楼的另一侧涌出,它们的晶甲比之前遇到的更厚,爪子泛着寒光。“战斗组掩护,其他组撤退到探索车!”陈默一声令下,战斗组立刻举起步枪射击,子弹击中晶甲发出“铛铛”声响,仅留下浅浅的凹痕。
小吴迅速启动探索车的“晶能防御盾”,同时大喊:“用高温穿晶箭!攻击它们的眼睛和喉咙!”战斗组立刻切换武器,三支穿晶箭同时射出,精准命中领头兽尸的眼部,晶体碎裂,墨绿色血液喷涌而出。农务组趁机将植物样本与土壤盒收好,小林则在撤退时顺手给一名被晶刺划伤的队员喷洒了抗辐射喷雾。经过15分钟的激战,兽尸被全部解决,队员们虽有惊无险,但也意识到未知区域的危险远超预期。
三、意外邂逅:废土上的“另一种生存”
1. 神秘聚落:洞穴中的“地下幸存者”
清理完兽尸后,队员们在废墟深处发现了一个隐蔽的洞穴入口,洞口被藤蔓与碎石遮挡,若不是监测到微弱的能量反应,几乎难以察觉。陈默示意队员们保持警惕,慢慢拨开藤蔓——洞穴内传来微弱的灯光,还有孩童的嬉笑声。“我们是晶盟的探索队,前来寻找生机,没有恶意!”陈默高声喊话,洞穴内的灯光瞬间熄灭,片刻后,一个苍老的声音回应:“废土之上,恶意比兽尸更常见,你们凭什么让我们相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