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擎满载而归,立刻引来一群亲卫围拢过来。
“少将军,这又给咱带啥好吃的了?”
旁边一个年纪稍长的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笑骂道:“就你馋!不过上回那奶茶的甜味儿和肉干的香,我现在还记得呢!”
“是啊少将军,”另一个憨厚的壮汉搓着手,嘿嘿笑道,“景姑娘给的吃食,味道真是一绝!”
“都聚过来,”陆擎脸上带着难得的笑意,拆开个纸箱,拿出罐成人奶粉和两罐桂圆红枣干。
“这是奶粉,用热水冲开再放些红枣、桂圆,平日熬粥泡水皆可,能安神补血。”他边说边给每人分了一小包奶粉和一小袋干果。
亲卫们又惊又喜,他们多是贫苦出身,何曾见过这等精细玩意儿?一个个捧着分到的东西,像捧着什么珍宝,咧着嘴傻笑。
有人迫不及待地当场就要用冷水去兑奶粉,被陆擎笑着制止:“用热水!不然糟蹋了好东西!”
众人轰然大笑,气氛热烈。
陆擎则亲自捧着装补品的纸箱,径直去了伤病营找李大夫。
“李大夫,来看看这个。”他将三七粉和铁皮石斛递过去。
李大夫接过,先仔细观察成色,又各自捻起一点放入口中细细品尝,眉头先是紧锁,随即越挑越高。
“妙啊!这三七粉,粉质细腻入口即化!还有这铁皮石斛,老夫还从未见过此种炮制之法,药味却比我做的还要浓,是好东西啊!”
他放下东西,看向陆擎:“少将军,前次您给的黄芪、人参两味补品,提炼之法精妙绝伦!药效之强、吸收之快,远超禹州城南货店高价售卖的上等补品!”
陆擎默默记下,转头就去找了大哥陆崇,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告知。
“提议不错,若能顺利施行,我们便能彻底摆脱掣肘自给自足。且先试试吧。”
“是!”陆擎欣喜万分,转头就派人带着样品,乔装进城找愿意合作的医馆。
陆擎走后,景辞就迫不及待地掀开了箱盖。
箱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两排金元宝!个个又圆又胖,金光照的景辞小脸儿通黄。
她抖着手,慢慢数过去。
一、二、三……整整十个!十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
虽然黄金甲也价值不菲,可那毕竟是盔甲,还不是纯金的!哪里比得上眼前这堆扎实的真金白银来得炸裂!
“发财了……真的发财了!”景辞一把抱住箱子,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哦对,还有套翡翠首饰!
这下可真是赚麻了!
抱着金元宝发了会儿疯后,景辞拿出一枚翡翠戒指拍了几张照,给霍中航发过去。
【霍少,帮我看看这个翡翠品相如何?出手的话能卖多少?】
对面没马上回,景辞也不着急,把箱子塞进随身仓库。
穿上防晒衣背上包。出发前给金永祥发了条消息问他在不在。
也不知道金元宝能卖多少钱。
博古斋和批发市场在两个方向,金永祥没回消息不知道是不在还是在忙没看见,景辞决定先去批发市场。
烈日当空,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天上一朵云都没有,树上的知了热的叫不动,柏油路面被晒的微微扭曲。景辞却觉得这湛蓝晴空,通透得让人心旷神怡。
原来这就是有钱人眼中的世界,美好又灿烂。
到了批发市场,景辞停好小电驴,开始找专门卖粮油杂货的铺子。
很快景辞就找到了家在通道尽头拐弯处的粮油杂货店。
选这家是因为就他家没人。景辞站在门口朝里头看了看,铺子里堆满了成袋的大米豆类还有其他粮食杂货。
门口的牌子上写着今日米价,下面一行:欢迎批发,量大可谈。
她走进去:“老板在吗?”
听见声音,张丽红从柜台后探出脸:“在,你买什么?”
景辞问道:“你这里有陈米吗?”
“有的,你要什么品种的,要多少?”张丽红从躺椅上爬起来。
景辞拿出手机看了眼备忘录上的数字,说:“要10吨,东北产的。”
张丽红看景辞一个人来,也没见过,便说:“你是给养殖场买的吧,东北米要1.8一斤,籼米便宜点儿1.5,你不如买籼米,也爱吃。”
景辞摇头:“不用,就要东北产的。”买新米过于打眼,陈米就方便了。但籼米不行口感粉塌塌的,更适合拿来磨粉做面线吃。
能多赚点儿,张丽红自然高兴,拿出单据开始写:“10吨东北陈米,一共,还有别的吗?”
景辞道:“还要250公斤粗盐,马匹吃的饲料你有吗?”
张丽红一听,这是大生意啊,更殷勤了:“有!有东北来的麦麸、玉米和燕麦,全是好东西,蛋白高,长膘快!你要哪种?”
“要玉米配燕麦,先要10吨。”
张丽红笑容满面,计算器按的地叭叭响:“玉米一块六毛五,燕麦贵点儿要三块三,一共...粗盐算你1.1一公斤...加上10吨陈米...一共,零头给你抹了算。你是自己拿还是我们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