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想已然完善,危机正在脚下酝酿。林渊不再有丝毫犹豫,意识高度凝聚,那支经过无数次模拟优化的无形“能量刻写笔”再次于他意念中成型。笔尖不再是简单的能量束,而是无数细微到极致的、以特定频率谐振的能量丝线编织而成的“毫毛”,其末端激荡着剥离月尘的精密力场。
他悬浮于选定的月面上空,目光锁定在之前“你好”二字旁边的一片空白区域。这一次,他要书写的是“安好,勿念,静待”。
第一个字,“安”。
笔尖落下,没有声音,只有意念与能量完美协同的细微震颤。他操控着笔尖,不再是与月面硬碰硬,而是如同最高明的微雕师,以精准的高频振动,巧妙地瓦解月尘颗粒间微弱的吸附力。苍白的月尘如同被无形的梳子梳理,自然而均匀地向两侧滑开,露出下方颜色略深的月壤,形成一道清晰而边缘光滑的刻痕。
同时,他分出一缕心神,引导着经过特殊编码的能量“印记”,如同给文字镀上一层看不见的“薄膜”,均匀地渗入每一笔画的能量结构之中。这层印记完美地模拟了静海区域常见的能量背景波动,只有最核心处嵌藏着那个代表“信息已接收”的确认码。
过程比第一次顺畅了太多,能量的利用效率极高,精神力的消耗也大幅降低。这就是微观操控带来的质变!
“安”字顺利完成,字迹工整,能量波动微弱到几乎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然而,就在他笔尖提起,准备开始书写“好”字时,异变再生!
这一次,并非月球整体的排斥机制,而是源自他刚刚刻写完的“安”字本身!那个字,仿佛成了一个微型的“能量节点”,开始自发地、微弱地汲取着周围环境中的游离能量!
这并非他设计的效果!他设计的能量印记应该是被动存在的,而非主动汲取能量的!
更让他心惊的是,这个微型节点汲取能量的方式极其古怪,它并非吸收月华,而是……似乎在抽取某种更深层次的、弥漫在月球能量网络背景中的、极其稀薄的“底层能量”?这种能量带着一种古老、晦涩、甚至有些……“惰性”的特质,是林渊之前从未主动接触和利用过的!
是月球能量网络中未被记录的部分?还是他特殊的刻写方式,意外打通了某个未知的“接口”?
这个意外发现的能量层,虽然稀薄,但其质极高,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根源”气息。如果能掌握并利用这种能量……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更大的麻烦接踵而至。
随着“安”字节点对那种惰性能量的微弱汲取,它仿佛成了一个引子,开始隐隐扰动周围更大范围的能量背景!原本平静的静海能量场,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开始荡漾起极其细微、但范围广阔的涟漪!
这涟漪并非强烈的能量爆发,却更加难以捉摸和屏蔽!它就像在寂静的图书馆里有人轻轻咳嗽了一声,虽然声音不大,却足以引起所有有心人的注意!
林渊心中警铃大作!他立刻意识到,这种源自能量网络底层的细微扰动,其传播范围和被探测的几率,远比他预想的要大得多!格陵兰组织那种对能量异常极其敏感的设备,很可能已经捕捉到了这丝涟漪!
他必须加快速度!在引起更大范围的注意和被精确定位之前,完成刻写!
他不再追求完美的能量控制和隐匿,转而追求速度与完成的平衡。笔尖再次落下,开始书写“好”字。
但这一次,阻力陡然增大!
那种惰性能量被引动后,似乎激活了月球能量网络某种更深层的“免疫应答”。刻写笔尖感受到的不再是简单的物质阻力,还夹杂了一种来自能量层面的、粘滞的“迟滞感”,仿佛笔尖陷入了一种无形的能量胶水之中。书写变得异常艰难,每一笔都需要耗费比之前多数倍的心力和能量去突破这种迟滞。
同时,他感觉到,不止一处目光(能量层面的扫描)似乎被这里的异常扰动吸引,开始若有若无地向这个方向扫来!有来自地球轨道的,有来自月球背面的,甚至……还有一丝极其隐晦、仿佛源自月球内部更深处的“注视”!
他被盯上了!
冷汗(意念层面的)几乎要浸透他的意识。他咬紧牙关,将微观操控催发到极致,笔尖如同在粘稠的沥青中艰难穿行的游鱼,一点点地勾勒出“好”字的轮廓。
字迹开始变得有些扭曲,不如“安”字那般工整,能量的隐匿性也大打折扣。但他顾不上了!
完成“好”字,他毫不停歇,立刻开始书写后续的“勿念”和“静待”。
速度与隐匿成了不可兼得的矛盾。为了尽快完成,他不得不牺牲部分精细度,字迹开始变得略显潦草,能量波动也难以完全掩盖。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投射过来的“目光”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有针对性!
尤其是其中一道,带着格陵兰组织特有的、冰冷而贪婪的意念特征,已经如同探照灯般,开始反复在他所在的这片区域来回扫描,似乎在尝试进行三角定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