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雯想了想,“少一两银子?”
铁匠师傅皱眉,作势要把铜盆拿回去。
宋雯连忙把铜盆藏到身后,“哎呀不要激动,不是你问我想便宜多少吗,你要是不愿意咱俩再商量嘛。”
铁匠师傅:“五十文,你要不同意我那就一分都没得少。”
“成交,”宋雯爽快应下,五十文就五十文吧,能买好多烧饼了。
付完尾款,宋雯在其他人看傻子一样的眼神下走出了铁匠铺。
离开铁匠铺以后她去了对街的市集,称了些绿豆和白糖。
要说夏天什么最解暑,这个冰镇绿豆汤绝对能占得一席之地。
“雯雯!”
王氏着急的从租车行出来,一打眼就瞧见了从市集出来的宋雯。
宋雯站在原地朝她招了招手。
王氏见她真拿着一个铜盆,这才相信她是出来买东西的,她快步走到宋雯身旁,拉着她就往家里走。
不远处的马车上,车帘被掀开了一角,露出一张清俊的脸来。
看着二人的背影,他面露疑惑。
“公子,药抓来了,咱们现在回府吗?”
“嗯,回吧。”
…
说干就干,宋雯信心满满,穿越以前她就实验过,而且也成功了,虽然自己用硝石制冰比冰箱制冰成本高多了,但是她这人就喜欢实践。
再说现在这不就派上用场了吗。
“娘你就忙去吧,等会儿做好了我叫你去,”宋雯挽起袖子,小心翼翼的去屋里抱来了从白鹤道人那儿要来的硝石。
王氏拿着蒲扇一直扇个不停,两人光是从市集走回来就出了一身的汗。
“你拿着的这是什么东西?”她指着硝石问。
“这是硝石,”宋雯把硝石放在阴凉处的椅子上,又去墙角搬来大陶罐。
好在她们家有口井,这口井是宋父在世前就找人打好了的,他本意是因为自己经常不在家,王氏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担水不方便。
而且她家这个位置也正好在地下深水的上方,加上宋父又舍得花钱,少了哪一条这口井都打不了。
宋雯打了桶井水上来,舀了瓢水尝了口,这井水入口甘甜微凉,应该不会超过二十度。
王氏坐在阴凉处看着宋雯折腾,她虽然看不懂,但也没有多问。
宋雯提水把大陶罐装了一大半,又拿来硝石往里倒,她现在没有称,没有办法精确到克数,只能凭着感觉往里加。
这回要是能成功的话,她可要好好给这便宜师父道声谢。
毕竟要不是他,这硝石可能还真不好搞。
宋雯拿着棍子把硝石和水搅拌至饱和状态,又把装满水的铜盆端来稳稳的放到水里,调整到盆口高于水面一点点,却又不会沉下去。
剩下的就是再盖上盖子静静等待了。
“这样就可以做出冰来了吗?”王氏走了过来,围着那陶罐走了一圈。
“嗯,不过还得等等,按照这井水的温度,应该要来上两遍才能冻结实,”宋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等做了我再跟你说,你现在可不能掀开看,”她拦住王氏的手。
这么荒唐的事说的跟真的一样,王氏倒真的有些怀疑是自己今天没睡醒。
“行,你自己忙活,我先回房睡一会儿,你可千万不能去那道观,”忙活了一早上王氏也累的不行,见宋雯不像是要出门的样子,她索性不再盯着了。
宋雯巴不得她去睡觉,听到这话连忙保证,“娘你就放心去睡吧,我保证不会一声不吭地走。”
王氏点点头,转头回了房间。
听着树上的蝉鸣声,宋雯也有些困意,但现在不是睡觉的时候。
她打起精神来,趁着这个等待的时间,她准备去灶房把买来的绿豆洗一下,煮一锅绿豆汤来。
等绿豆汤熬好了,这时间也差不多了。
她掀开陶罐盖,一丝丝冰凉直往她面前扑,就像站在敞开的冰箱前面一样。
往里边看去,水面已经产生了一层薄薄的冰,这还不够,她要实心的冰。
盖上盖子,她搬来另一个陶罐,按照第一次那样,把硝石和井水按照三比十的比例混合成溶液,又小心的把铜盆提了出来放入陶罐里面,盖好盖子。
做好一切以后,宋雯躺在院子里树荫下方的竹椅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扇动蒲扇,心里想这时候要是有个冰西瓜那才是真的美栽。
想着想着,她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姐——”一道鸭公嗓把她吵醒。
宋雯揉了揉眼睛,迷糊了好一阵才听出是宋斌的声音。
她没好气的起身去开门,两人一照面宋雯就给了他一板栗。
“刚睡着,你怎么这个点就回来了?”
自从上次清都观回来以后学堂就停课了,今天是接到那夫子的通知,让他们去学堂一趟布置暑假的课业。
宋斌被敲了个正着,他知道宋雯有起床气,没敢跟她呛声,只是解释道:“夫子给我们布置了些课业,而且从今天开始就不用去学堂了,等立秋以后再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