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八午后,沈清辞来到悦知楼附近的一家茶楼。距离拍卖会开始还有一个时辰,悦知楼两侧已经站了一排官兵,一个领头的正在对他们训话,只是距离稍远,沈清辞听不清内容。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悦知楼门口已经聚集了百来号人。虽然年龄各异,男女皆有,但从衣着打扮和气质来看,都是非富即贵。悦知楼大门缓缓打开,等候的人群开始陆续进入。
这几日在云城,沈清辞心中总感不安。从外界的消息和城中的戒备来看,萧景玄想必已经抵达云城。她虽不了解萧景玄,但听闻此人手段了得,行事雷厉风行。她担心被认出来,若是既取不到药又搭上自己,那就得不偿失了。本想打探卖主的消息,看看能否提前解除,却一无所获。
看着楼下的人群越来越少,沈清辞最终还是叹了口气,从茶楼出来,排在了队伍末尾。
她前面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见沈清辞的装扮便问道:姑娘是哪家的?
不待沈清辞回答,对方又道:在下是幽州凌云剑派凌盛。
沈清辞礼貌回应:久仰。小女家主只是一介商人,凌公子称呼小女何琴便是。
凌盛笑道:何姑娘,不知今日贵家主对什么感兴趣?
小女家主喜欢字画,特命小女来拍卖会看看,是否能寻到感兴趣的作品。
凌盛点头:今日拍卖会确实有几幅大家的字画。
不知凌公子对什么感兴趣?
凌某听说今日拍卖会上有一把上好的剑,想来见识见识。
一看公子便知是武艺超群之人。沈清辞客气地说。
两人寒暄几句,便来到了悦知楼门口。进入大门后,两侧设有登记处和验资处。沈清辞与凌盛点头示意后,走向登记处。接待人员客气地递上登记册:请按上面的信息逐一登记,随后到前方出示银票。
沈清辞接过登记册,惊讶地发现竟是表格形式。虽然好奇,她也没多问,只是按要求填写了姓名、感兴趣的物品、籍贯、所带资金等信息,最后签字画押。
沈清辞准备了三万两银票,这是用西夜王赏赐的黄金兑换的。这笔钱数目不小,但登记人员眼中并无惊讶之色,看来今日到场的人都带着大量资金。
进入内堂时,里面几乎坐满了。沈清择了个后排位置坐下,凌盛也登记完毕,拿着号牌走过来,挨着她坐下:今日到场的看来都是非富即贵啊。
沈清辞笑着点头,同时打量着内堂。这是一个宽敞的大厅,中央设有一个高台,四周摆放着整齐的座椅。天花板上悬挂着精美的灯笼,将整个空间照得通明。前排的座位明显更加豪华,配有茶几和茶点。
凌盛指着前方:据说前五排坐的都是有名号的人物。
幽州凌云剑派在大晟的名气也不小。沈清辞说。
那是自然。不过在在下只是凌家的一个旁支,不敢打着家主的名号。
前面那些人,凌公子可认得?
在下也是前几天才到云城,并不熟悉。
沈清辞稍稍抬头向前望去,却只能看到背影,不知太子是否也在其中。
就在这时,悦知楼的大门缓缓合上。一位四十多岁的青衣男子走上高台,面带笑容:孟某欢迎各位贵客远道而来。今日幸得一位神秘卖家,在悦知楼带来诸多珍品...
待司仪说完开场白,拍卖会正式开始。第一件展品是一件玉瓷瓶,通体晶莹剔透,确实是件珍品。起拍价五千两,每次加价一百两。
沈清辞和凌盛对花瓶不感兴趣,但也被高价震惊。最终以六千二百两成交。
第二件是刑部侍郎林文轩的字画。起拍价六千两,每次加价二百两。林文轩年仅二十三岁,但连中三元的身份使他的墨宝在市面上极为罕见,成为收藏家的最爱。画卷展开,是一幅山水图,沈清辞坐得太远,看不真切。
凌盛问道:何姑娘不考虑一下?
恐怕很难得手。起价太高,感兴趣的人又多,未必竞争得过。
也是。没想到一幅字画就要六千两。不过林大人的墨宝深受文人追捧,加上他入仕后便再无新作,价格越炒越高。
沈清辞诧异道:林大人年纪尚轻,若他想作画题字,岂不是随时都有?何必现在花高价收购?
看来何姑娘对朝中之事了解不多。林大人清高却不风雅,如今仕途正盛,深得陛下重用,以后恐怕更难见到他的新作了。
随后又展出几件珍品,终于轮到凌盛想要的宝剑。这把剑材质特殊,剑身泛着幽蓝寒光,剑柄镶嵌着七颗宝石,排列成北斗七星状。据说是百年前铸剑大师欧阳冶的收官之作。
起拍价一万两,凌盛眼中闪过失望,但还是喊出了一万五百两。后面的价格越来越高,超出了他的预期。
沈清辞安慰道:有幸一睹也是幸事。
凌盛释然一笑:是啊,能亲眼见到这等宝剑,已无遗憾。这种宝剑,确实只有真正的英雄才配拥有。
好刀配英雄。小女祝愿凌公子早日实现英雄梦,届时宝剑自然会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