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那场不欢而散的谈话已过去三日。萧景玄自回京后便需每日上朝,天未亮即离府。因着北狄和谈事宜,他连日与礼部、户部官员商议细节,常常忙至戌时方归。蓝羽虽基本待在兰汀水榭,偶尔出入,却也未曾再与萧景玄碰面,两人仿佛生活在同一府邸下的平行世界。
这日一早,李遂之与徐莹联袂来访。自萧景玄凯旋回京的旨意下达后,两人也有些时日未曾登门。不过两人见到蓝羽,并无半分生疏。李遂之依旧是那副纨绔不羁的模样,徐莹也还是大大咧咧的爽朗性子。
“小羽,整日闷在府里多无趣,我们打马球去!”徐莹一进门便兴致勃勃地提议。
李遂之在一旁接口,语气带着点夸张的委屈:“可不是嘛!我上次园游会受的伤好不容易才养利索,这徐大小姐立马就揪着我不放,非要我来邀你。”
徐莹闻言,丢给他一个鄙视的眼神:“你一个大男人,不过些许拉伤,居然在家窝了快两个月?还好意思说?是不是该说你太无用了些?”
李遂之立刻不服气地反驳:“你说得轻巧!本公子这双脚金贵着呢!若不养好,留下点后遗症,岂不是损了我这风流倜傥的形象?”
徐莹上下打量他一番,啧啧两声,懒得再理他,转而热切地看向蓝羽:“小羽,上次园游会都没打过瘾,今天一起去吧!郑世子和他妹妹,还有林攀他们几个都去!”
蓝羽在他二人一唱一和的软磨硬泡下,终究还是点头应允了。
几人来到马球场时,其他人已然到齐,都是相熟的伙伴,省去了许多寒暄。按以往,李遂之多与蓝羽一组,这次徐莹却直接将他轰到了对面,她们四位姑娘自成一支队伍,英姿飒爽,丝毫不让须眉。
一场酣畅淋漓的马球赛结束,时辰尚早。在李遂之的提议下,一行人又转道去了京城有名的浣花楼听戏。作为此间常客,李遂之熟门熟路地引着众人直上三楼,进了一间视野极佳的上等包房。
包房内笑语喧阗,众人品着香茗,享用着精致茶点,听着包厢内清倌人弹奏的悠扬曲调,好不惬意。
待到楼下戏台传来预备的动静,今日的重头戏即将开场。包厢内侍奉的清倌人一曲弹毕,袅袅娜娜地起身,为各位贵客重新斟上热茶。
李遂之随口问道:“听说今日有新戏上?是什么名目?”
那清倌人年纪约莫二十,样貌虽非绝色,但举止娴雅,说话温声细语,自有一股成熟女子的温婉风韵。她闻言,唇角含着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动作优雅地将最后一杯茶奉上,声音柔和如春风拂柳:“回公子的话,今日新上的戏,名为《定风波》。”
她略作停顿,眼波在众人面上一转,见大家都流露出兴趣,便娓娓道来:“这出戏啊,讲的是我朝一位年轻统帅的故事。这位统帅临危受命,远赴沙场,率领麾下儿郎,历经艰险,终大破犯境之强敌,扬我国威,稳定了边疆局势,可谓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定风波’。” 她的话语带着感染力,将那“年轻统帅”的英明神武、用兵如神描绘得栩栩如生。
“不过呢,”清倌人话锋轻轻一转,嗓音里添了几分引人遐想的旖旎,“这出戏不单有沙场铁血,亦有绕指柔情。戏中啊,还演绎了一段英雄与红颜的佳话。这位凯旋的统帅,不仅战功赫赫,本身亦是文武双全的翩翩君子。而那位与他相得益彰的女子,则是京城中有名的才女,素有慧名,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尤其一手琴技,堪称绝响。”
她微微倾身,声音压低了些,更显神秘:“戏文里编排了一段,说是英雄归来后,于一次雅集之上,得闻才女琴音,那琴声如高山流水,竟暗合了沙场征伐、金戈铁马之意,引得英雄驻足。而后,两人又有幸手谈一局,棋盘之上,一个布局大气,锋芒内敛;一个心思缜密,落子不凡,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一番琴箫和鸣、棋局对弈,真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英雄配美人,才子遇佳人,传为一时美谈。”
徐莹听得眼睛发亮,拍手道:“有意思!自古英雄配美人,这戏码百看不厌!”她出身将门,对这类故事天然有好感。
李遂之则在一旁啧啧两声,调侃道:“就你喜欢看这些,平时少看点话本子吧!”
其他人反应各异,有觉得有趣的,也有觉得是老套路的。
徐莹见李遂之唱反调,便拉同盟,问蓝羽:“小羽,你说这戏有趣不?”
蓝羽点了点头,脸上带着浅淡的笑意:“我觉得还挺有趣的。”
坐在蓝羽身旁的林佳闻言,顺势笑着打趣道:“蓝羽妹妹,你明年也要及笄了,心里可有想过,将来要找个什么样的郎君?” 包厢内都是熟识的朋友,气氛轻松,倒也不觉得这问题唐突。
郑媛媛也凑过来,好奇地问:“就是啊,蓝羽妹妹是不是也喜欢这样的大英雄?”
徐莹抢着说:“我猜小羽肯定喜欢的!毕竟她的兄长,还有景王殿下,都是上过战场、立过大功的大英雄呢!” 说着,还用肩膀轻轻碰了碰蓝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