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时分,一天的燥热随着夕阳西沉渐渐散去,米兰城重新归于一种带着生活气息的宁静。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结束了一天劳作的城中居民步履匆匆,带着疲惫却也满足的神情,朝着各自亮起昏黄油灯的家门走去。空气中弥漫着炊烟和食物混合的温暖香气,驱散了白日里残留的些许燥热。
街道两侧,许多尚未打烊的商铺门前,管事和伙计们趁着空闲,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饶有兴致地谈论着近两日的盛况。
“……你是没看见,恩格雷奇来的那个胖商人,光是上等的弗兰德呢绒,就一口气要了五十匹!眼睛都没眨一下!”一个布料商人伸出手指比划,仿佛这件事就发生在此刻,眼神里满是兴奋。
“你那算什么,我们铺子里存的珍贵香料和宝石,几乎被那几个来自沿海城邦的老爷们全要了!他们带来的金币,足足装了两个小匣子!”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那些城邦商的阔绰。
自战事结束后,虽然城里时常有休沐的士兵前来光顾,他们的消费也确实带来了一些活力,但比起这两日那些腰包更鼓、采购清单动辄以车计的自治城邦富商们来说,士兵们那点零散花费,实在是不值一提了。
这些实实在在、规模可观的商贸活动,如同久旱后的甘霖,让米兰城中的商人和依靠商业为生的居民们,再次真切地看到了希望。
战火的创伤似乎在金币的碰撞声和货物的流转中加速愈合。
这也从侧面证实了,那位新主人亚特·伍德·威尔斯在入城后对伦巴第人做出的恢复此地往日商贸繁荣的承诺,并非空谈。
一种谨慎的乐观情绪,开始在这座饱经磨难的城市间悄然蔓延开来。
当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恋恋不舍地沉入西边连绵的山丘背后,整个米兰城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拉上了黑色的幕布,瞬间被深邃的黑暗所笼罩。
然而,这黑暗并非死寂,随之而来的是城内各地星星点点的火光——家家户户窗口透出的油灯光晕、街头巷尾开始燃起的火炬、以及城墙上规律巡逻的火把长龙——它们依次亮起,如同夜空中渐次苏醒的星辰,顽强地驱散着夜的浓重,编织出一幅人间烟火的安宁图景。
微凉的晚风适时吹拂而来,穿过街道,掠过屋顶,温柔地驱散了白日在石板路上积累的最后一丝燥热。
城外广袤的草地上,经过战火洗礼反而愈发青翠的杂草在风中如波浪般舞动,散发出泥土和植物的清新气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随着夜色加深,米兰城周围开始变得格外宁静。白日里的喧嚣——商贩的叫卖、车马的辚辚、人语的嘈杂——都渐渐沉淀下去。
远处,那些在数日前的大战中曾显得狰狞骇人、仿佛蕴藏着无尽杀机的山峦轮廓,此刻在柔和的夜色与星光照耀下,也变得温和而沉稳。它们静静地伫立在城池四周,仿佛一个个陷入沉睡的巨人,正无声地守护着这座刚刚拭去血泪、重获新生的古老城池。
天空中,一群群归巢的飞鸟发出清脆的鸣叫,舞动着翅膀,划过渐变的暗蓝色天幕,成群结队地投向远方密林深处安全的巢穴。
这一切——宁静的夜、温暖的光、轻柔的风、生机勃勃的大地以及安睡的群山——共同勾勒出一幅正在加快恢复生机的画卷。它洗尽了铅华与创伤,在静谧的夜色里孕育着明天的希望,给人以无限的慰藉与遐想~
…………
城墙上,刚接替换防不久的士兵们持矛而立,身形挺拔,精神抖擞。尽管夜色来临,但随着归期越来越近,他们内心总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兴奋在暗暗涌动,冲淡了站岗的枯燥与疲惫。
白日里,他们中的许多人往来于城中逐渐恢复元气的商铺、飘荡着麦酒香气的酒馆,以及那些让人流连忘返、传出靡靡之音的红磨坊里,尽情享受着大战过后、返回故乡前难得的清闲与放纵。
眼看很快就能随军返回故乡,不少有家室的士兵们都利用提前下发的军赏的军饷,为自己的父母、妻儿采购了来自南境或更遥远商路带来的、在北地颇为少见的东西作为礼物——光滑的丝绸头巾、精致的银饰、异域风情的玩具或是醇厚的南方葡萄酒。
此次南征,每个士兵获得的军赏颇为丰厚,足以支撑他们比往日更加大方、甚至略带炫耀意味的花销。一想到家人见到礼物时的惊喜表情,他们握着长矛的手似乎都更添了几分力气。
微凉的夜风拂过墙头,燃烧的火焰随风轻轻舞动,光影在斑驳的墙砖上跳跃。
就在这时,一行人马的身影出现在西墙通往南墙的转角处,打破了这段城墙的宁静。
为首两人均为威尔斯军团的高阶军官,他们身着笔挺的戎装,披风在身后微微扬起,步伐沉稳而有力。在他们身后,跟着一支全副武装、纪律严明的小队士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