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儿,锅铲交给你了,你打算给棠伢子做啥菜?”王翠莲问。
杨若晴转过身来,想了下,说:“大妈和娘烧的是红烧肉和鸡,这是两道硬菜,加之你们大家伙儿晌午去湖光县估计也吃了一肚子硬菜回来了吧?”
王翠莲和从灶房走出来的孙氏皆点头,“那还用问嘛,左老夫人他们实在太客气了,各种山珍海味使劲儿往我们碗里堆……”
王翠莲开玩笑说:“说句不好听的话,去的时候,拉车的马儿不咋累。”
“回来的时候,马儿估计都有点怨言了,心说这伙人咋突然这么沉了?”
“哈哈哈……”
锅台边的几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杨若晴都忍俊不禁,直叹原来大妈说起玩笑话来,还能如此幽默!
“行,那我想好了,既然你们烧的都是硬菜,那我就来一个汤汤水水的大杂烩吧,调剂调剂!”
大晚上的,吃太硬了也不好,来点稀软的东西也还不错,至少对于老人家和孩子们的肠胃比较熨帖。
杨若晴拿了半斤绿豆粉条出来用温水浸泡,又去灶房后面的菜园子里,砍了一颗大白菜回来。
切了半斤四分肥六分瘦的五花肉,在锅里煸炒出油脂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小米辣,蒜末,一顿翻炒出香味儿。
接着推入切好的大白菜,加入盐巴,生抽等调料,接着舀两瓢清水淹没住。
盖上锅盖子加大火烧开,烧开后再下入浸泡好的绿豆粉条,再盖上锅盖子焖。
在这过程中,大锅那边的米饭也输了,芍药和铃兰也炒好了另外几个蔬菜,譬如土豆丝儿啊,莲藕啊,还有孩子们的肉沫鸡蛋羹。
“可以开饭了,你们谁去前院跟他们说一声。”杨若晴道。
王翠莲说:“我去吧!”
孙氏问:“饭菜是摆前院去?还是在后院饭堂?”
杨若晴看了眼饭堂,“饭堂吧,待会儿把玻璃大圆桌给装上,大家转着夹菜。”
不一会儿,前院的老少爷们大部队浩浩荡荡来了后院。
杨若晴发现,老孙头,老杨头,还有杨永进都在。
这才知道,骆风棠回家的动静被他们捕捉到了,于是就都来了骆家跟骆风棠说话,而刚好他们也没吃夜饭,热情好客的骆家人自然要强烈挽留他们一块儿来后院吃饭的。
“非常好非常好,”杨若晴说,“我刚还想着今晚的大锅菜是不是做多了,这下齐活了,够吃!”
她先前煮的那一大锅白菜粉条五花肉,煮着煮着,发现锅里菜的个头一个劲儿的膨胀啊!
她找来了两个好大的钵才装下,这下多了三个人一起吃,简直完美!
骆铁匠招呼着大家伙儿去饭堂落座,骆风棠发现杨若晴不在这里,掉头就来了门口的锅台这边,帮杨若晴端菜。
蓉姑和芍药她们看到将军亲自过来,都吓了一跳,忙地让将军去坐。
可骆风棠却只是摇摇头,目光径直锁定锅台前那个正在忙碌的背影,并直奔她而去。
“晴儿,我来端菜。”
杨若晴对于他的到来,那是半点意外都没有。
“好啊,这碗菜就是专门等你过来拿的。”
好大一钵白菜五花肉炖粉条,骆风棠眼睛一亮:“这道烩菜,是你做的?”
“那必须的。”
“我家晴儿真聪明,这道菜可是淮河以北那边流行的。”
“哈哈,你上回信中提了一嘴,我就记住了,刚好县城酒楼有个大厨以前在北方那边待过,我就跟他请教,喏,学成归来!”
“晴儿真厉害!这必须炫三大碗米饭才对得住这大碗的菜!”
杨若晴却说:“嗯……今个来不及,下回蒸馒头来配这道菜!更显得正宗,地道!”
“好啊,那改天你再整的时候跟我说,我帮你烧柴火!”
“好呀!”
“喏,菜有点烫,你小心点儿,莫要一口吃咯!”
“放心,摔不着,那我先过去了。”
“嗯,我这边弄好就过来,你不用再往锅台这边跑了,那两个小家伙皮得很,你在那里盯着他们。”
那两个小家伙,指的自然就是团团鹅黄圆圆了。
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最喜欢人来疯,家里人越多他们越活泼好动,这也许是人类镌刻在基因里的表现欲吧!
“不用我盯,有他们姐姐在,他们不敢造次!”
杨若晴懂了。
来自姐姐的血脉压制,确实好使。
夜饭的饭桌上,大家伙儿主要谈论的是后天举行的宴请亲戚朋友的酒席的事情。
老杨头,老孙头的建议是,在家里举办酒席,热闹,喜庆。
骆铁匠和杨华忠的想法则是去镇上酒楼得了,因为前两日才刚刚办完了一场大酒席,大家伙儿还没有从那种疲累中缓过气儿来。
而且如果在家里举办的话,可能这波就不让镇上酒楼的大厨们过来,那么家里的这些女眷们就要受累了。
不说被的,锅碗瓢盆那块就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因为骆家的亲戚朋友现在非常的多,十里八村,镇上,采药队,运输队,镇上,县城那些酒楼里从管事到伙计,再到跟酒楼生意有往来的那些掌柜们,估计都要过来骆家道贺高中进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