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论文写作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那一天,室友终于找到灵感了,除了吃饭时间,一直在电脑面前写论文,中午也没休息,更可敬的是忘记了时间,写到凌晨1点半,他写论文的这种境界令我钦佩,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是什么动力让他如此痴迷?
是什么精神让他达到如此境界?我突然想起王国维读书三境界,写论文亦不如此,写论文也有三重境界,我试论之。
第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
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明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我们写论文的这个阶段是刚写了开题报告,高屋建棱,确定了研究的方向,敲定了论文的题目,但这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
确定了论文题目,只是有个大概的方向,我感觉到脑海一片空白,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从何处下笔,面对着一篇几万硕士论文,心里没有底,就上站在高楼上,看到秋风煞煞,落叶飘飘,有种茫然的感觉。
时光飞逝,日子如白驹过隙,一天天的过去,离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但论文的写作还是刚开了个头,就不知道如何写下去,心里一直在期盼,一直在期待,直到有一天真的打开自在之门,让自己有了基本的思路。
第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
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
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论文写作进入这个阶段,是搜集资料的阶段。
围绕我的论文题目,我先后到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在网上下载了大量跟论文相关的资料,把历年人家写的硕士论文找出来看看,看人家怎么写的,自己找回点灵感。
每一天就是过着图书馆、实验室、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随着资料的增多,又一次迷失在茫茫的书海中,丧失了自我,觉得我的论文为我越来越远,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修改了论文的主题框架,原来开题报告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进入实质性的内容还得花一番功夫,为了论文写作,弄得心情憔悴,衣带渐宽。
光有了理论基础还不行,论文没有有力的支撑和论证,还得有实践作支撑,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于是我围绕我的论文去调研,4月份去了燕京大学,本来想请几个教授和专家给我指点迷津,结果运气不好,除了收获了几本厚厚的书,饱览了祖国美丽的河山之外,其他收获不多也。
调研回来,心里有种失落感,这个调研也只是个形式,没有多大收获。
日子一天天过去,还没动笔,真让人着急,我找的资料一点点的堆积在那里,就像一个沉重的包袱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为了我的论文写作,瘦了好几斤,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的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
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
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
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论文写作的最后阶段,就是执笔写作阶段,是最高境界也。到这个时候,我们虽然还在忙碌和寻觅,但前面的工作也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是缺少一把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
资料堆积如山,我们心里也很忙乱,想法也更多了,形散了,神也散了,怎样才能做到形散而神聚?把收集的资料为我所用,为我的论文服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