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除治,集灵靖,通玄会真坛。”
白颖儿望着面前刚刚建成的法坛,心中默念。
这是真正的白颖儿,不是元祚化身。元祚化身只负责角生国的内政外务,五雷教涉及到太多秘密,白颖儿还不能彻底放手。
如今,白颖儿的视野今非昔比,视野不再局限于小小角生国,而是要看到半妖诸国、大风原两族之争,乃至灵界各方大势力之间的博弈。
在决定改修《太乙灵枢经》时,秦桑便向她解说天下大势,透露出一些秘密。难以想象,角生国一介蕞尔小国,现在就要为参与这样的争斗做准备。
虽然现在角生国势头迅猛,却也没什么可自豪的,那些在灵界称霸一方的大势力,摘下一根汗毛就能将角生国碾碎,而那些都将成为他们的对手。
白颖儿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灵界的宏大和自身的弱小。炼虚修士能够称霸一方,放眼整个灵界,却渺小如蚁,步入合体之境,才算登上了台面。
那些势力争斗散发的余波,就能轻易将他们撕碎,师父竟要亲身参与其中,与之共舞,这是多大的勇气!试问半妖诸国,强者无数,谁能有此等气魄?
身后传来弟子们的欢呼声,将白颖儿从思绪中拉回来。
这座通玄会真坛,乃是五雷教修建的第三座都坛,这个名字延续道庭规制,不过在五雷教也只有寥寥几人知晓。
集灵靖是角生国那座靖坛以前的名字。
道庭鼎盛之时,每座都坛的疆域都极为广大,角生国现在的领土大还比不上之前的一座都坛。不过如今失去了治坛和神庭,且五雷教的底蕴尚浅,为了更好的控制,法坛的威能和其控制的疆域都相应缩减。
之前的南北二坛,按照道庭规制,分别叫坎离合元坛和合妙混元坛,再加上这座通玄会真坛,覆盖整个角生国。
“晓暮,”白颖儿开口。
“弟子在,请师尊吩咐!”
一名女修快步上前,她乃是白颖儿的得意弟子之一,在成为白颖儿的弟子之前,修为比白颖儿还高一些。
此女对雷法悟性极佳,加入五雷教后,拜在白颖儿座下也没有怨言。事实上,白颖儿排名最靠前的弟子,都是半路出家,修为比师父高的也不只晓暮一个。
他们当然更想拜教主为师,奈何秦桑不收徒,唯有退而求其次,否则做个‘散仙’,只能得到部分法门。这些人之前都身居高位,老祖级的人物,或许有损颜面,但当他们领略到道门的宏大雷法,所有人的怨言都烟消云散,而且立下功劳还能得到教主亲自指点。
“这里以后便交由你来执掌,”白颖儿转身,环顾众人,“诸弟子应尽心辅佐!”
晓暮一脸欢喜,成为都坛之主,意味着能够接触到更多隐秘,学到更多玄妙真法。
都坛有主,其他分坛也要选取坛主。
在白颖儿册封坛主之时,洞府之中,正在修行的秦桑亦有感知。
随着角生国日益壮大,秦桑的修为也在不断提升着,养性台不愧是道庭至宝,竟让秦桑找回了几分在灵寰玉境修行的感觉。而且养性台没有灵寰玉境那么大的限制,只要角生国的势头不被打断,他可以一直保持这种进境,比预想的更快达到修为完满。
当然角生国不可能持续扩张下去,纵使解决了所有外患,亦有内忧。
随着角生国不断吞并仙国,越来越多的修士、部族成为角生国的子民,鱼龙混杂、形形色色。他们各怀鬼胎,秦桑可以对他们的小动作视而不见,谁敢动摇角生国的根基,影响他的修行大计,定斩不饶!
这些都需要时间慢慢解决,接下来将是一段平稳期,消化之前的收获。
“呼……”
秦桑吐出一口浊气,稍作调息,双目精光闪烁,旋即逐渐隐去。
修为的提升如此真切,过程却和最初的预想大相径庭。
随着秦桑和玄丘真君结盟,无论是角生国子民,还是其他仙国的人,乃至朱乾八王,都将彻彻底底沦为他修炼《紫微剑经》的工具。
角生国的子民没有苦难和危险,他却要制造苦难和危险,以达成修行的目的。
虽然,这里面有他为求自保,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
回想起在月渎湾时,对云都天和落魂渊发下的豪言,反观秦桑现在的行径,变得和他们越来越像了。
究竟是他‘忘却’了初心,修偏了?抑或,大乘之道本是如此?修为的提升如此真切,秦桑却在质疑自己所行之道,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秦桑从《紫微剑经》改换成《太乙灵枢经》。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参悟经文,到了阴神巅峰便停滞下来,没有轻易凝聚阳神。
毕竟修行时间太短,秦桑想要更稳妥一些。
阴神化阳神和灵网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以秦桑现在对《太乙灵枢经》的理解,倘若能够勾连灵网,从灵网获得助力,会更容易突破。
只是不知要付出什么代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