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高入云端,大小山峰无数。峰峰相连,高低起伏,逶迤得就像一条游龙,从东向西而去。
送春:“须弥山如此山峰,但不知雪莲是生何处?”
永莲:“佛之有数,大多为三。是否就在那第三座山峰之上。”
送春:“但不知晓,也就先登那山寻吧。”
正当她们从小径寻直去须弥山时,大象却卧着不起。
永莲:“这大象也许是饿了,我来给它喂些吃的。让他吃饱了再行。”
永莲把豆食喂给大象。大象不吃。
永莲:“大师,这畜牲恐是有些灵气,难道它知道我们选择错了?”
送春:“大象喉头生有三寸横骨,要不它会告诉我们究竟如何?”
永莲:“大象一生只惧怕蛇和老鼠。蛇会缠住大象,让他窒息而死。老鼠会钻进鼻孔吃脑髓。”
送春:“大象,你既然助我去取得雪莲花,那就一如既往,无论前面有多危险,我们都只能勇往直前,才得到正果。”
大象点头,送春三人一起上了大象。
大象极不情愿地慢吞吞走着,总是嗤鼻打喷嚏。
永莲:“大师,这畜牲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送春:“不用理他,他毕竟只是畜牲。我们绝不可因它而放弃。”
小尼姑:“大师,我也嗅得一股腥气,十分刺鼻,让人作呕。”
送春:“你是六根未净。出家人要断绝六根。眼为视根,耳为听根,鼻为嗅根,舌为味根,身为触根,意谓念虑之根。只有把这六根断绝了,才能入道。
大象停足不前。送春只好下象。
一阵怪风刮来。四山树木摇摆。沙石起飞,昏天黑地。
一条巨蟒,张开月门大小的红口,鼓着灯笼大的眼睛。一条两岐的信子,像一把双剑。身长在树林外的就有三丈。
送春:“不好,大蛇来了,我们快跑。”
送春,永莲,小尼姑,撒腿奔向不同的方向。
大象不敢动弹,只等大蟒近身。
不大一会儿,大象四肢瘫痪,扑通倒在地上,被大蛇一顿乱咬。大象动弹几下,便咽气了。
大蟒拖着大象往树林里游去。
送春见状:“阿弥陀佛。罪过罪过。是我害了大象性命。大象危难时救我,而他在危难时,我却逃之夭夭,让苍天报应我吧!”
送春带着永莲、小尼姑盘腿而坐,一起诵念《往生咒》。
送春、永莲、小尼姑三人从山洞出来。
沿途寻找野果充饥。
一头白人熊呆头呆脑向他们走来。
送春:“快躲。如果白人熊赶来,我们马上躺在地上装死,千万不能有呼吸和动弹。”
白人熊停下。使劲嗅了几下空气,便四下寻找,走到三个人旁边。
嗅三人都没有气息,只哼了一声,很失望的走开了。
送春喊:“起来吧。白人熊已经走远了。”
永莲:“大师,为什么装死,白人熊就不理了?”
送春:“白人熊天生就怕死人,所以对付它就只能装死。”
三人疲倦不堪地坐在水池边歇息。送春将一石子投入池中,水起波浪。
送春:“水本是静的,可被石子一击,变动了起来。你们谁能说出其中玄机吗?”
永莲:“不对,水本身就是动的,它日夜不停地流淌。石头才是静的,你不去抛它。它永远就躺在那里。”
送春:“说得甚妙。”
正说间一颗石子飞将而来,击在永莲脚上,打得永莲哎哟一声。
一群猕猴看人用石子砸水,也效仿着甩出一块石子,飞到了永莲额上。
永莲马上起身,就准备急急离开,被送春拉住。
送春:“永莲,千万不可跑开。猴子知道我们要逃,会赶上来侵害我们的。”
小尼姑:“那如何是好?”
送春:“我们三人,三步一拜往前走,他们定会效仿我们,就不会执石子砸我们了。”
送春三人排成一排,三步一拜,走向须弥山。
猕猴跟在后面也三步一拜。
送春身后跟着一群猴子蹦蹦跳跳。
天空飞来几只大鹏遮云蔽日。
大鹏两翅一扇,狂风大作。
活蹦乱跳的猴子一下逃得无影无踪。
送春三人看猴子已被吓跑,便伸直腰杆大步向山坡爬去。
越往山上气温越低,他们开始打寒颤。
永莲:“大师,途中饥饿、身上寒冷,如此下去,恐怕没见到雪莲便已升天了。”
石洞里三人挤在一起。
小尼姑:“端的寒风刺骨。如何是好?”
永莲:“不如生些火来。也好取暖度过寒冷的一夜。”
送春:“万万不可。不说没有火种,即便是有火种,燃得火起,惊动山中野兽寻火找来,遭罪孽的必将是我们。只要我们专心诵读经文,寒冷自然就消失了。”
永莲、小尼姑只好一心诵读经文,果然渡过了寒冷的一夜。
一座石牌坊。横梁上有书“胜境”两字。
送春:“阿弥陀佛。好啦好啦!这已进入修真之庙宇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