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时分,煌翊城大街上已是一片灯火辉煌。
青石板路两侧的店铺门前,高悬的彩绘灯笼次第亮起,将整条街道映照得如同白昼。
朱红色的灯笼纸上描金画凤,烛光透过薄纸,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随着晚风轻轻摇曳。
与大街的繁华热闹相比较,仁王府内显得冷清了许多,只有几盏宫灯静静点缀其间。
叶曦辰轻轻坐在庭院的凉亭里,看着天空中皎洁圆满的明月,神情怔忪出神。
他不知道自己在这里坐了多久,只记得今日中秋佳节,原本应该是阖家团聚、共度佳节,然而,他却孤零零地坐在这里。
“少爷,夜深露重,还是回屋歇息吧?”身后传来李管家关切的声音。
“无妨……”叶曦辰淡淡说着,“今日中秋佳节,应当赏月才是……”
望着他的背影,李管家心中轻叹一声,来到叶曦辰的身边,嘴角噙起慈祥笑意:“既如此,可否让老奴陪您一块儿赏月呢?”
“好啊!”叶曦辰转头对着他浅浅一笑。
夜色撩人,月明星稀。
二人都没有说话,安静地欣赏夜空中皎洁明净的圆月,似乎要把每个瞬间都珍藏在脑海之中。
“少爷,以前的每个中秋您都会放天灯祈福,这次怎么……”李管家的话语打断了沉默。
叶曦辰眼眸低垂,长睫微颤,遮住眼底深邃幽暗的光芒。
“今年……就不放了吧……”他的指尖轻轻摩挲着石桌上未点燃的天灯,宣纸在月光下泛着青白的光。
“少爷可是觉得……”李管家欲言又止,目光落在石桌上的那盏天灯。
晚风轻拂而过,天灯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半句未写完的诗——“愿逐月华流照君”,墨迹在宣纸上洇开,如同被水浸透的誓言。
“没什么……”叶曦辰收回手指,指尖微凉,“只是觉得,有些心愿……放了也是徒劳……”
夜风拂过庭院,带来远处街市的喧闹声,隐约可闻孩童的欢笑,商贩的吆喝,还有人家团聚的欢声笑语。
这些声音在寂静的仁王府里显得格外清晰,又格外遥远。
“少爷若是心里有事,不妨跟老奴说说!”李管家忍不住劝慰道,“或许,老奴能为你排忧解难……”
叶曦辰沉默良久,抬头望向天际明晃晃的圆月,月光落进他眼里,像一汪清冷的潭水。
“李叔,你说这天上的月亮,可曾记得人间的心事?”他的声音散在夜风里,“总是这般圆满皎洁地悬着,看似近在窗前,伸手却只能握住一把寒霜,可望却又不可即……”
李管家静静地看着月光将年轻人的轮廓镀上一层银边,那片光明明包裹着他,却让他看起来更加孤独。
一片云絮游过月轮,像半透明的纱巾拂过镜面,朦胧而温柔。
叶曦辰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里有一道月光留下的光痕,如同曾经某个温暖的触碰留下的印记。
“从前总以为,它倾泻在我窗前的清辉是独属于我的馈赠,所以妄图将天际的明月私藏,只为它能为我多驻足须臾……后来才明白,这月光本是要奔赴更迢遥的远方,不过途经时……偶然眷顾了一瞬罢了……”
夜风掠过树梢,将斑驳的树影投在他身上,那些支离破碎的光斑像是被撕碎的诺言,散落在他肩头、衣摆。
这时候,一片枯叶打着旋儿落在他脚边,叶缘已经蜷曲,却仍固执地反射着月光。
叶曦辰弯腰拾起那片叶子,拇指抚过叶脉,“就像这片叶子,以为自己接住了月光,可月光仅仅只是经过它,从未为它停留……”
“少爷……”李管家想劝阻他,却终是无言。
庭院里的石灯笼亮着微弱的光,却照不亮对方眼中那片幽暗,仿佛连同他周遭的气氛一同冻结成冰。
叶曦辰忽然轻笑一声,那笑声在夜风里碎成几片,像是自嘲,又像是释然。
“说来可笑!我其实从未真正拥有过那抹月光,如今却像个失主般伤怀……”他松开手指,任由那片枯叶打着旋儿坠入池塘,低喃道,“若是早知,这天边的清辉终究触不可及,或许便不会生出掬月入怀的痴念了……”
李管家侧眸望向叶曦辰,只见他的睫毛上沾着细碎的光点,不知是月光还是别的什么。
他轻叹一声,抬头望着苍穹,悠悠问道:“少爷可否听老夫一言?”
“李叔但说无妨……”
“世间仰望明月者不可胜数,皆为其清冷光辉而魂牵梦萦,然终因求之不得而怆然神伤!仰望者或倚朱栏,或立庭阶,目光穿透云纱,却始终触不到那抹孤高的莹白……”
李管家顿了顿,继续说道,“其实啊,虽然明月可望而不可即,在逐月而行的漫漫长路上,那如水月色早已悄然洒落在你的肩头上了……”
说话时,他轻抚长须,眼角的皱纹里漾着温润的光,“或许少爷未曾意识到,你每向前一步,足尖便沾湿一片银辉;每抬头一回,发梢便缠绕几缕清光!少爷今时今日之造诣,正是在追月途中点滴累积而成的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