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梁歆甜回到家时,梁鸿明和赵丽华也刚到家。
两人背了满满两个背篓回来,其中一个背篓上还倒扣着一口崭新的铁锅。
“甜甜,你去哪了,伤还没好,别折腾。”赵丽华见女儿从外面回来,着急道。
梁歆甜连忙上前帮忙卸货,一边解释道:“我伤的是头又不是手,就是去采了点蘑菇煮汤喝,没事。”
“咦,这什么味儿,还怪香的。”梁鸿明一边放下背篓一边使劲嗅了嗅。
“是我打的鹌鹑还有鸽子,我姐说做了等你们回来一块吃。”梁哲文眼巴巴的望着父母的背篓。
“你们都乖。”赵丽华从怀里掏出两串红彤彤的糖葫芦:“喏,跟你姐一起吃吧。”
梁哲文两眼放光的接过来:“耶,糖葫芦,妈,你真好。”
梁歆甜接过自己的那串,尝了一颗,很甜,又给梁鸿明和赵丽华一人喂了一颗,一家人心里美滋滋的。
赵丽华还从自己身后偷偷摸出一个塑料框镜子和一把梳子,放在梁歆甜面前,仿佛是一个惊喜。
梁歆甜这才想起来,前身一直很想要属于自己的镜子和梳子,不想和大家公用。
但是没分家之前,他们根本没有闲钱买这些,就算买了,王翠芬也会没收。
虽然都是很廉价的塑料制品,放在上一世她可能碰都不会碰一下,但是此刻,她很感动的拿起镜子,照了照,里面的女孩眉眼弯弯,笑容灿烂。
梁歆甜,你看到了吗?不管发生天大的事情,生活总会慢慢好起来的,从前觉得过不去的事,再回首时发现也不过如此。
希望你下辈子珍爱生命,远离渣男,从此顺风顺水吧。
梁歆甜就着井水洗了几朵大鸡枞菌,撕成一条条的,又把带回来的板栗去了壳,一块丢进去锅里煮。
又从兜子里选了一把干瘪的红枣丢进去一起煮。
这边梁鸿明和赵丽华一一安置带回来的东西,厨房用品,生活用品,锅碗瓢盆。
别看两背篓,大多数都是棉花布料啥的。
就这些东西,一共花了他们小半的钱,现在家里只剩二百三十块钱了,后面还得给甜甜买祛疤膏药,也不知道够不够。
家里没什么粮食了,必须买,梁鸿明下午准备去村里买点粮食回来先将就着。
过几天他就去镇上打零工,挣几个钱回来,家里不至于断顿。
当他看到桌上晾晒的新筷子,一脸惊讶:“这是谁做的?”做的这么好呢。
“我姐做的!我姐还说要用这些竹筒给咱们做杯子用呢。”梁哲文与有荣焉道。
“我还真忘了计划杯子这事,还是甜甜想的周到,竹杯子用着也不错,咱们节约点,明年有钱了妈给你们买新的。”
“甜甜,你这手艺不错啊,爸也没教过你这些,你怎么会的?”梁鸿明记得他从来没教过女儿。
梁歆甜臭屁的说:“这么简单,看看就会了。”
梁鸿明看着闺女做的有模有样的竹筷,夸赞道:“我闺女就是聪明,这叫什么,心灵手巧。”
赵丽华把家里的新铁锅安置在灶眼上。
在刚买的猪板油上切了一丢丢下来,点了一把火,用融化的猪板油慢慢把锅用猪油擦亮,俗称开锅。
开锅以后,这锅不容易粘锅,还可以把上面的黑铁锈带走。
猪油擦上让它静置几个小时,就可以用了。
梁歆甜的鹌鹑鸽子菌汤也好了,放上盐巴,味道就极为鲜美。
她从灰堆里扒出四个软乎乎的大红薯,这是早就埋进去烤的,可以当主食,又把锅里的汤盛起来,一人一大碗,有菌子有肉和板栗。
四人跑了一早上都饿了,喝着鲜美的汤,啃着烤红薯,觉得格外香甜。
“姐,这鹌鹑和鸽子炖的汤这么鲜呢,我下次打了鹌鹑再也不烤了,烤的焦巴巴的一点肉都没有,炖汤才香呢,肉也好吃。”梁哲文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赵丽华拍了他一下:“快吃吧,吃还堵不住你的嘴。”
梁歆甜尝了一口,也觉得很不错,可能是因为食材都是野生的,所以特别鲜美。
汤里有板栗的醇厚,红枣的微甜,菌子的鲜,不用格外调味,就一点盐巴,都觉得鲜香无比。
饭后梁哲文刷碗,然后写作业。
梁歆甜把昨天借人家的调料还了,没有菜油,就割了一点猪板油代替,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回来以后继续早上没做完的事情,用家里新买的柴刀把竹杯先做出来。
梁鸿明和赵丽华带着洗干净的肥料口袋去村子里买粮食。
刚好要去江婆婆家还柴刀,就干脆先去她家看看有没有卖的,他们两口子年老体弱,存的粮食不方便搬去镇上卖。
还有老支书家借的碗筷啥的也该还给人家了。
竹杯其实也不复杂,就是费时间。
先用柴刀把竹筒上的外皮刨干净,打理平整。
然后就是关节处,也要用刀将它削平,没有凸起,还有喝水的边沿处也要尽量抹平,削成圆弧形,这样喝的时候不会割嘴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