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市的天空仿佛被施了魔法,连续三天飘起了轻柔的小雪。细碎的雪花如同无数洁白的精灵,在空中轻盈地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飘落。教学楼的红瓦、操场的单杠、食堂门口的宣传栏,都被覆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银纱。
每天上下课的路上,走在铺满薄雪的小径上,看着雪花飘飘洒洒,虽然只是小雪,却也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浪漫与诗意。看着雪花在路灯下织就朦胧的光雾,总忍不住驻足仰头——这么漂亮的西北雪景,让她恍惚间以为自己走进了安徒生的童话。
在这雪花纷飞的日子里,九月的心情却有些复杂。一方面,她沉醉于这冬日雪景的美好之中;另一方面,即将到来的选修课期末考试又让她感到一丝紧张与期待。这周末原本是可以自由安排、放松身心的时光,然而因为这场重要的考试,只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当中。
九月所选的这两门选修课——刑法和劳动法,对于她来说意义非凡。学校对于选修课的考核有着明确的规定,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考试成绩占60%。只要最终成绩达到六十分,就能稳稳地拿到这门课的学分。
九月深知,这个看似简单的及格线,对于那些不认真对待选修课、经常逃课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毕竟,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某些专业是设定了挂科率的,大学可不是让学生们混日子的地方。
回想起这一学期的选修课学习时光,九月心中满是感慨。刑法和劳动法的两位老师,在她眼中都是极其和蔼可亲、认真负责的人。在考试前一周的选修课上,老师们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考试,毫无保留地将考试重点罗列出来。把老师们这些重点做好复习准备,那么考试成绩就稳了。
一方面,她沉醉于这冬日雪景的美好之中,课间会和室友在走廊上用手机拍雪花落在掌心融化的瞬间;另一方面,即将到来的选修课期末考试又让她感到一丝紧张与期待。同寝室的小雨总是开玩笑说:"九月,你笔记都快写成法律百科全书了,还怕考不过?"可九月知道,看似简单的六十分及格线,对那些缺勤大半学期的同学来说,就像隔着一堵无法翻越的雪山。
学校的选修课考核制度像精密的天平: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九月清楚记得刑法课上,老师展示往届学生的试卷分析——那些侥幸踩线及格的案例背后,都是平时分和考试分的微妙平衡。而劳动法老师更直白地说:"挂科不是目的,但总得让大家知道,知识是需要付出的。"这些话让她在复习时多了几分敬畏,也更理解大学教育的深意。
回想起这一学期的选修课学习时光,九月心中满是感慨。刑法老师总爱穿着笔挺的中山装,用略带西北口音的普通话讲述真实案例,讲到精彩处会突然拍响讲台:"同学们!这个细节就是定罪的关键!"
而劳动法老师则像邻家叔叔,总爱分享自己处理过的劳动纠纷,有次甚至展示了泛黄的调解协议书,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可触。在考试前一周的课上,两位老师罕见地同时提前半小时进教室,拿着激光笔逐页标注重点,粉笔灰落在他们肩头,像是撒了一层细密的雪。
终于,星期日到来了。清晨六点,闹钟还没响,九月就被冻醒了。青市的冬天总爱和人开玩笑,明明前夜暖气热得她踢开棉被,此刻的室内温度却逼近零度。她裹着羽绒服爬起来,呵出的白气在镜面上凝成水雾,恍惚间竟在雾气里画出一个小小的太阳,像是对这场考试的无声祈愿。
简单洗漱后,她开始最后的资料检查。刑法的司法解释汇编边角已经被翻得微微卷起,劳动法的案例集里夹着各色便签,自己整理的错题本更是密密麻麻布满批注。每样东西都反复核对三遍,连铅笔盒里的橡皮都要确认棱角分明——这是她从小养成的考试习惯,仿佛准备得越周全,就能多几分胜算。指尖划过资料上的重点标记,那些用荧光笔涂画的字句仿佛都活了过来,在脑海中重新排列组合成知识的网络。
走出宿舍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积雪在路灯下泛着冷光,踩上去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像是在为她的脚步伴奏。寒风裹着雪粒扑在脸上,九月紧了紧围巾,朝着学校小卖部快步走去。小卖部的卷帘门刚刚升起一半,老板正忙着往保温箱里放新蒸好的包子,腾腾热气冲破寒气弥漫开来。
“老板,要两个肉包,一杯豆浆!”九月一边说,一边在口袋里摸索校园卡。蒸笼打开的瞬间,白色的雾气裹挟着肉香扑面而来,让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她接过还烫手的早餐,用豆浆的纸杯焐着冻僵的手指,在小卖部的货架前稍作停留,又顺手拿了一块巧克力——这是她应对长时间考试的“能量秘密武器”。
今天不能像往常一样走路去东校区了,毕竟是考试,每一分钟都可能成为制胜关键。九月咬着包子,小跑着往校门口的公交站赶去。路上已经有不少行色匆匆的同学,大家都怀揣着对考试的紧张与期待。寒风中,有人捧着复习资料小声背诵,有人低头刷着手机里的笔记,呼出的白雾在冷空气中迅速消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