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8月份已临近尾声。
这个月里,易天林可谓是忙得不亦乐乎。
他不仅带着心爱的安颜汐频繁亮相于国内的各种商业活动,还与热情的国内球迷们进行了亲密互动,让球迷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他的魅力和风采。
此外,易天林还亲自举办了个人篮球训练营,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比赛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那些热爱篮球的年轻人。
训练营里,学员们热情高涨,积极学习,而易天林也耐心指导,让每一个人都能在篮球技艺上有所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Nike高层也与易天林一同出席了篮球活动。
他们不仅为活动增添了更多的亮点和关注度,还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
这次活动中,Nike高层决定为国内的一些偏远山区捐赠篮球场、篮球器材以及相关设备,为山区的孩子们带去了希望和梦想。
这些举措无疑是对山区儿童的巨大鼓舞,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篮球这项运动,感受篮球带来的快乐和激情。
同时,这也为篮球运动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撒下了火种,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篮球,追逐自己的篮球梦想。
九月初的阳光依然炽热,却带着一丝初秋的清爽。
易天林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前往西南山区的小路。
蜿蜒的山路颠簸不平,但他的心情却格外明朗——这一次,他不是为了商业活动,而是为了兑现一个承诺,去那些被捐赠篮球场的偏远学校,亲手教孩子们打球。
车子在一座简陋的校舍前停下。
远远地,他就看到一群孩子围在新修的篮球场边,兴奋地拍打着崭新的篮球。
他们黝黑的小脸上洋溢着纯粹的笑容,眼神里闪烁着对这项陌生运动的好奇与渴望。
“易老师来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孩子们立刻欢呼着涌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围着他问东问西。
易天林蹲下身,笑着摸了摸几个孩子的头,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
“你们想学打篮球吗?”他问。
“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清脆响亮,在山谷间回荡。
接下来的日子里,易天林成了孩子们最亲近的“大朋友”。
清晨,他带着他们做热身运动;午后,他手把手教他们运球、投篮;傍晚,他们围坐在篮球场边,听他讲NBA赛场上的热血故事。
孩子们学得认真,进步飞快,而他们的热情也感染了易天林,让他找回了最初爱上篮球时的那份纯粹快乐。
有一次,一个叫小山的男孩怯生生地问他:“易老师,我以后也能像你一样厉害吗?”
易天林看着他坚定的眼神,郑重地点了点头:“当然可以!只要你坚持练习,总有一天,你也会站在更大的球场上。”
临别前的最后一堂课,易天林组织了一场小小的比赛。
孩子们分成两队,尽管动作还不够娴熟,传球时还会手忙脚乱,但他们奔跑、跳跃、欢呼的模样,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动容。
比赛结束后,易天林把带来的签名篮球送给了孩子们,并和他们约定——明年夏天,他还会再来。
回程的路上,夕阳将山峦染成金色。
易天林望着窗外,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他知道,这片土地上的篮球梦才刚刚开始,而他能做的,就是让这颗梦想的种子,在更多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车窗外掠过的风景渐渐模糊,易天林的思绪飘回了十几年前。
那时的他,也不过是个抱着破旧篮球,在街头水泥地上不知疲倦练习的小男孩。
哥哥,我想打篮球。
记忆中,他仰着头对路过的街头篮球队长这样说,眼睛里闪烁着和小山如出一辙的光芒。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他的回忆。
安颜汐发来的消息:孩子们怎么样?有没有特别出色的?
易天林微笑着回复:都很棒,特别是那个叫小山的孩子,让我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放下手机,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小山倔强的脸庞。
那个瘦小的男孩总是第一个到达球场,最后一个离开。
即使其他孩子都去吃饭了,他还会一个人在夕阳下反复练习投篮动作,直到夜幕降临。
第二天清晨,易天林比约定时间提前一小时到达学校。
晨雾还未散去,他远远就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已经在篮球场上练习运球。
这么早?易天林走近问道。
小山吓了一跳,篮球从手中滑落。他慌忙捡起来,脸上带着被抓包的窘迫:易、易老师...我想多练一会儿...
易天林蹲下身,视线与小山平齐:为什么这么喜欢篮球?
小山低下头,用脚尖蹭着地面:因为...打篮球的时候,我就不用想家里的事了。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爸爸喝醉酒会打人,妈妈总是生病...但在这里,我觉得很快乐。
易天林感到胸口一阵刺痛。他轻轻拍了拍小山的肩膀:我小时候也这样。篮球场是我的避难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