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极度虚弱”来的相当猛烈,甚至连我都感觉到一阵低血糖似的天旋地转。
我不知道杨佩宁的具体感觉是什么样子,但是几秒钟后、他再开口的时候,音量明显比之前低了很多。
或许是意识到自己时间不多,杨佩宁之后的语速明显加快,描述也是尽可能的简略,复杂的事情仅一句带过,稍简单些的更是只用一个词、甚至一个字做指代。
就像“我今天早餐吃了两根油条和一碗豆浆”,被缩略成了“我油浆”。
虽然有“双向量子信道”的模糊感应,让我可以大概理解他的意思,可是这种毫无规律的大篇幅省略、还是让我一度听的非常难受。
直到过了很久之后,我忽然想起这件事,才猛地意识到那不是故意的缩略、甚至不是说给我听的,而是杨佩宁用来规范自己思路、好让我能更好的感受那些有效信息。
不过在此时,我还没体会到杨佩宁的良苦用心,所有的注意力、都被他描述的那种情况吸引过去。
杨佩宁用我的备用身体“借尸还魂”、或者说他重新拥有身体之后,就立刻感觉到非常疲惫。
那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疲惫,但杨佩宁已经很久没有过“身体”,再加上彼时正在发生袭击,所以他也没有太过在意,短暂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立刻行动起来想去帮忙。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有些庆幸,因为杨佩宁当时使用的、是刘祈从月球带回来的备用身体,虽然也有一定程度上的肌肉萎缩,但还没到无法行动的地步。
如果那时候的刘祈再快一点、让我用上了那具备用身体,杨佩宁就只能使用地球上存放的那具,那样的话别说帮忙,恐怕他连那只停尸柜都出不来。
言归正传。
逃出停尸柜的杨佩宁,也听到了袭击开始的那声爆炸,但他考虑了自己的身体情况之后,没有像我们那样奔赴现场,而是选择寻找通讯设备、准备叫支援过来帮忙。
可问题在于,杨佩宁也是第一次乘那趟列车,对车上的布局非常陌生,只能把希望交给运气、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
在此期间,杨佩宁好几次都差点撞上袭击者,但都被他凭着精准的心理分析、及时利用视觉死角躲避过去,之前我和萨米尔分析的“另外一队”,其实就是去寻找他这个“不应该存在的人”。
无关痛痒的细节暂且省略,且说杨佩宁乱转了半天、终于找到通讯设备之后,还没等他呼叫支援,就发现我们已经解决了袭击。
虽然不清楚具体情况,但危机解除就是好的,所以杨佩宁又折返回来,准备在车上和我相认,可是在他看到萨米尔和庞诚之后,又立刻放弃了这个计划。
如今我已经知道,当时的萨米尔和庞诚都“有问题”、而且还不是同一个问题。
当时的杨佩宁不知道这么多,只是在暗处看到那两个人的表现,隐约感觉不太对劲。
于是在权衡之后,杨佩宁选择先隐藏起来,一边用我在明处打掩护,一边利用他已经了解的情况、独自在暗中调查确定局面。
比如我被陈禹含带去看的那个“建造车间”,杨佩宁在我之前就看过了,还有他冒充我的时候、说的那些当下的情况,也都是在这段时间里查到的。
至于第一次“时间蝴蝶效应”之前的事,还有“回溯信息”的具体内容,都是杨佩宁作为被选定的“十一人”、本来就该知道的事。
而那种在对峙的时候,仿佛电脑操控一般的精准反应,对他来说也不过是手到擒来。
于是,没人知道他存在的杨佩宁,就这样利用已知信息、新查到的信息、以及“死无对证”的信息,在不到20个小时的时间里,生生捏造出了一个“1号”的存在。
最让我感觉到离谱的是,他在短时间内编造出的巨大谎言,虽然让所有的参与者都感觉不对,却没人能找出哪怕一丝丝的破绽。
无论是我和陈金平,还是玛曼拉和李智勇,唯一引起我们怀疑的地方,就是他出现的时机实在太巧,如果再给他几天时间做些铺垫,说不定连我都会相信、自己就是一个替代品。
而在“冒充011号”这件事里最恐怖的是,杨佩宁用了20几个小时调查、决定、并策划,但实际上他用来“工作”的时间,还不超过6个小时。
正如我之前说的,杨佩宁在重新拥有“身体”之后,就立刻感觉到精神萎靡,所以在袭击结束后的20几个小时里,他有大半的时间都在睡觉。
但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杨佩宁深知时间紧迫,所以他在主观上是不想睡的,是客观上的精神极度萎靡、让他不得不先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可是断断续续的睡了十几个小时,萎靡的精力非但不见好转、反而比之前更加困乏,这才让杨佩宁忽然意识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疲惫”是不对劲的。
“可能是这具身体在冷柜里放了太久、身体机能产生损伤,也可能是【黑境】的消失、对我产生了某种影响,总之我无法再通过‘睡眠’来恢复精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