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万国来朝,天威远播;山河壮丽,边疆安定。
然时过境迁,大明自盛转衰,虽有宵小蠢蠢欲动,然亡国之忧尚远。
朱由校观路上行人,面色红润,心中疑云:国势虽微,何以无亡国之兆?
昔日装备简陋,犹能克敌制胜;税赋沉重,起义军亦难逃天网。
朝廷权威,犹存昔日风采,地方不敢有二心。
如此局势,若置于汉献、唐哀之手,必为翻身之良机。然朱由检何以至此?
徐慧儿轻声唤皇后,朱由校沉浸于外物,未闻。徐婉儿轻拉其妹,不欲扰君心。
半月相处,徐婉儿已洞悉皇上性情,时而灵动,时而呆愣。
“皇庄已至。”
刘时敏之声打断了这份宁静。
朱由校收回目光,调侃徐婉儿:“看了一路,朕都羞红了脸。”
徐婉儿惊醒,羞赧推之:“夫君取笑!”二人笑语间,尽显伉俪情深。
下车之际,朱由校吟诵苏轼佳句:“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徐婉儿不甘示弱,续其后句,才女之风尽显。
朱由校虽心中无奈,仍赞其才情。
朱由校轻抚额际,心中暗忖,是否对那萝莉过于宠溺,以至于今日归途,恐又将惹得她泪眼婆娑。
眼观皇上与皇后吟诗作对,情意绵绵,周应秋与孙如游交换一眼,默契地选择了置身事外。
大明之风,非外界所传那般严苛礼教,反而在西洋异教与上帝观念的渗透下,思想渐趋开放。
忆往昔,李贽这位七旬思想家,以王阳明心学为基,敢于挑战程朱理学之桎梏,力倡功利,尊女倡婚自由,更颠覆传统,赞秦皇为千古一帝,誉武后为“圣后”,其行径惊世骇俗,无所不为。讲坛之上,僧俗妇农,无分贵贱,皆慕名而来,儒释道三教并蓄,尽显真我风采。
李贽之引领,大明步入思辨之潮,虽最终或成亡国之隐忧,然周应秋与孙如游二人,对此尚蒙在鼓里。
见皇上皇后手牵手,恩爱有加,周、孙二人暗自揣测,应无神宗与王皇后那般金印焚毁、多年未补之憾事重演。
朱由校浑然不知身后大臣心思,若知,定以杖责之,笑骂其多管闲事。
忽见异物,遂令挖掘,太监们遵旨行事,不久便捧土而归,土中虫卵密布,令人毛骨悚然。
“二位爱卿,可知此为何物?”
朱由校笑问,周、孙面面相觑,心中生畏,密集之状,实难言喻。
“夫君。”二女见状,紧贴皇帝,朱由校轻抚其背,以示安慰。
周、孙虽非田舍郎,却也未曾亲历农耕,面对此景,亦是手足无措。
孙尚书虽满腹经纶,此刻亦哑口无言,对这田间异物,束手无策。
闻及帝王之语,孙如游额间悄然渗出细密冷汗,然君命难违,他只得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回应:“此物疑为虫豸之卵。”
“非止虫卵矣。”
朱由校轻叹,语带决绝,其童年往事浮现心头,“朕幼时嬉戏田埂,亦曾掘得此物,实为蝗蝻之卵。”
“蝗蝻?”
孙如游面露讶异,“古语云‘腐草为萤’,却未闻产卵之说。”
他虽心有惊惧,仍强自镇定,引经据典:“臣闻蝗虫孽生于广袤大泽,如北直隶、山东之地,一旦河池枯竭,便成其温床。”
“湖泊沼泽?”
朱由校微微摇头,认可中透着深思。
干旱之年,湖泊缩水,洼地裸露,正合蝗虫繁衍之机。
世人常误以为蝗由鱼虾化,实则不然,乃是蝗卵随水退而现,待水涨则隐。
“非我华夏无智,实缺科学归纳之术。”
朱由校感慨道,“万物之理,我辈皆知其表象,亦探其根源,唯憾未能系统总结,失之科学之法。”
为解孙如游之惑,朱由校淡然吩咐:“卿若不信,可携此土归,孵化以验。”
随即转向侍立一旁的太监,“取箱来,将此物移至西苑细观。”
“遵旨。”
太监应声而去,众人闻言,无不汗毛倒竖,对皇帝此举大感意外。
孙如游更是急言相劝:“陛下,蝗虫乃农田之害,岂可豢养?”
朱由校摆手笑道:“卿言差矣。蝗灾所至,田园荒芜,实为国之大敌。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其源,何以除之?朕此举,实为防患未然,望卿速令农户查探田地,勿使蝗患成灾。”
言罢,他目光转向刘时敏,下达新令:“速去安排。”
刘时敏领命而去,心中暗自思量,皇田若遭蝗灾,后果不堪设想。
而这场关于蝗虫卵的对话,也悄然在宫闱间传开,引人深思。
陛下,蝗灾源于枯涸,亦终归于干涸,实乃水患所不容之物。
太监悄然退下之际,孙如游之侧的周应秋忽启朱唇,谏言如珠:“臣斗胆,请陛下颁旨,令万民深耕细作,使蝗虫无处遁形,曝露于朗朗乾坤之下。
届时,无论是甘霖普降,抑或河渠灌溉,皆成蝗虫之天敌,自可绝其踪迹。”
昔日翻阅古籍,偶遇熊廷弼之憾事,提及江夏知县王尔玉,竟以谗言构陷,致熊兆圭含冤而终,令人唏嘘。
深究之下,方知王尔玉乃天启五年乙丑科进士,三甲之中,位列六十六,仕途至江夏知县,本是寻常。
然,最令笔者心生波澜者,非其仕途,而是那性别一栏,竟赫然标注“女”字,犹如石破天惊,令人叹为观止。
吾虽不喜纪传之冗长,未涉《明史》深潭,但遍寻《熹宗实录》,亦未见其踪迹。
若非百度词条有误,则明朝或为中国历史上首开先河,女子入仕为县令之朝代,实乃历史长河中之璀璨奇葩也。
喜欢大明史上第一大帝请大家收藏:(m.38xs.com)大明史上第一大帝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