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给马儿准备好食水,庄老头又将车上的油布取下来。
打算给漏风的这面封上。
这样,就算晚上再下雪,也不会再漏进去。
庄老头在给马儿修整住所,陆青青和孙月则进了东屋。
屋子不大,一间土炕占了大半间屋子。
这屋子的布局,跟陆家村那边的布局差不太多。
两人将许久不住人的屋子打扫了下,又将睡觉用的被褥都搬过来。
今晚上,便是四人一块睡在这炕上了。
将被褥铺好后,陆青青把秦朗背了过来。
慢慢把他放到炕上,给他盖好被褥。
孙月则去灶房抱了柴火过来,准备烧炕用。
随着柴火被点燃,屋子里的寒气渐渐被热气取代。
屋里也慢慢暖和起来。
陆青青靠在火堆旁,搓了搓冻僵的手指。
想着难得有机会做饭,便打算做点发面馒头和包子吃。
毕竟,之前买的熟食已经吃完一段时间了。
她和庄老头在遇到孙月前,已经吃了一段时间的死面饼子,实在是吃够了。
见木柴快要燃尽,又往火堆里加了几根柴。
看着火苗被压下后,又慢慢燃上来。
感觉身上暖和些了,她才去包袱里找出之前冻着的老面引子。
孙月在被卖进揽芳阁前,也是在家里干惯了活的。
在知道陆青青打算做发面馒头和包子时,也跟着忙活起来。
她拿了个盆,先去院里取了干净的雪,倒在灶房的锅里。
又取了根火炕底下燃着的柴,将灶房的锅灶点燃。
随着雪水慢慢温热,陆青青和孙月也都端了面盆进来,舀水开始和面。
这会天冷,馒头和包子都能放得住,她们便打算多蒸上几锅。
两人一边和面,一边聊天。
孙月对陆青青的过往经历很是好奇。
对于她怎么学到的这身武艺,更是好奇。
在一问一答中,对陆青青更加了解。
同时,也坚定了她要学医的想法。
她的前十几年,一直过的浑浑噩噩。
如今,好不容易看到不同的路。
不管前路如何艰难,都想走一走试试。
而跟她聊天的陆青青,在聊起过往时,越发想念师父师娘,想念宝山镇的那些亲人朋友。
看看炕上的秦朗,无比希望他能快些醒过来。
聊着聊着,屋里欢快的气氛渐渐沉寂下来。
庄老头进屋时,两人已经和了六大盆面。
他看着炕头上一字排开的四个大面盆,啧啧惊叹了几声后,自觉地洗手上前帮忙。
面团发酵还需要时间,趁这功夫,几人便打算多调几种馅。
等一会面发好了,正好多包些包子,好路上吃。
三人将现有的能做馅料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孙月之前买了些干菜,像是干豆角、萝卜干、茄子干、葫芦干、蕨菜干等。
而陆青青和庄老头,车里的东西就更多一些。
除了几颗菘菜、小半袋土豆,还有些干香菇、冻鲜肉、腌酸菜等等。
两边一混合,能做的种类就多了。
庄老头在地上那一堆食材里挑挑拣拣,最后决定做五种馅料的包子。
分别是菘菜马肉馅、香菇马肉馅、酸菜马肉馅、干豆角猪肉馅以及豆沙馅。
决定好后,三人开始分工合作。
力气大些的活计,像是剁肉馅之类的,陆青青主动揽下。
而孙月则负责清洗青菜、干菜,分别切碎,好方便跟肉馅搅匀。
至于庄老头,他则准备起了炒菜。
如今机会难得,上次在雁城没吃到的炒菜,今儿也得安排上。
相较于更为复杂的包子,最先出锅的是庄老头做的土豆炒腊肉。
这盘油汪汪的菜端出来时,在干活的陆青青和孙月,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眼巴巴望过来。
庄老头看得好笑,拿了两双干净筷子,让两人先吃了点解解馋。
剩下的,又放到锅里温着,继续炒第二个菜。
其实,也不怪两人馋。
路上这么些日子,饮食太过单调。
又因着时间紧张,根本没时间做饭,就是简单热热便吃了。
甚至,中午时吃的都是早上热过后,放被子里用汤婆子温着的。
中午吃的时候,拿出来没多久就凉透了。
苦日子过惯了,乍然遇上点好吃的,谁能不馋。
大半个时辰后,第一锅包子终于出锅了。
这锅包子里,几乎每个馅料的包子都放了。
偏偏他们包的时候忘了做记号,这会就跟开盲盒一样。
拿到个包子先掰开,三人分一分。
再拿起个包子,再分。
三人分食了三个包子后,孙月和庄老头给其中咸度不够的馅料又加了点盐。
陆青青则挑了几个大包子,给北屋的老妪送了过去。
这会,屋里的老妪已经躺下了,却并没睡着。
她晚上睡前只啃了一小口饼子,现在肚子饿得咕咕叫。
闻着灶房里传来的香味,不住的咽口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