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对东宫,不是全然忠心耿耿!”
账房先生纠正道,“知道为何不忠?”
朱高炽再次摇头,等待下文。
“因为怕!”
账房先生正色道,“贫僧问您.....大爷,您想想。将来东宫一旦要削藩,谁要帮着东宫收拾这些藩王?”
朱高炽眼睛一亮,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除了李景隆还能是谁?驸马他都弄死俩了,朱家藩王也不是不能下手!
“他不能不动手,但他也知道....”
账房先生压低声音,“这些事将来哪天,说不好就是他致死的罪证!削藩,乃至苛待宗亲的罪名,都要扣在他的身上!”
~
对,对于李景隆来说,一旦洪武帝驾崩,最难受的其实就是他。因为他势必要帮东宫,充当收拾藩王的急先锋。
而与洪武帝不同,东宫那边又重用文臣。届时,李景隆失去的不单是赫赫的权柄,还要看文官的脸色。
甚至某天,文官们会联合皇帝,给他李景隆脑袋上扣上一顶包藏祸心的帽子。
这是一定的!
未来的皇帝,不需要朝中有威望太高,权柄太大的臣子。
未来的文官,也绝不允许,淮西勋贵继续骑在他们的头上。
李景隆的面前,是一条绝路!
“如此说来!”
朱高炽沉吟片刻,心中波澜顿起,“李景隆也不是不能争取的?”
“大爷聪慧,举一反三!”
账房先生抚掌大笑,“何止不是不能争取,甚至只要王爷占据上风,他纳头便拜也不是没有可能!还是大大的可能!”
一时间,朱高炽想清楚这些关系和逻辑,胖胖的身子竟然隐隐有些颤抖。
他的父亲,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北平都司兵强马壮,进可提兵南下,退可固守燕云十六州。再有五叔七叔等暗中策应,再吞并大宁兵马。再不济,也是半壁江山在手。
当然,这些只是纸面上的实力,且最为重要的是。朝廷那边既对他们的实力估算不足,且那些文官们只会纸上谈兵,帮倒忙。
一旦开打,朝中也只有李景隆才有这个威望,掌握天下兵马与藩王兵戎相见。
他李景隆只要不傻,就知道藩王不能一棍子都打死。
“不对!”
突然,朱高炽心里咯噔一下。
账房先生不解道,“哪里不对?”
“假如...假如我是东宫那位!”
朱高炽眯着眼,正色道,“一旦燕藩起兵,必然是两手应对。第一,命如曹国公李景隆这般的勋贵,统领天下兵马剿之。第二,召诸王入京,防止他们和燕藩合兵!”
“燕藩看似强大,但其实起兵亦是铤而走险之举!”
朱高炽继续正色道,“朝廷大军,一路以曹国公为主,正面堵截。再命西北各省,秦晋两省,攻北平侧翼。北平之兵,就是瓮中之鳖!”
“大爷...您没想到一点,如今已是今非昔比了!”
账房先生笑笑,“秦藩早不是当年的秦藩了,晋王一旦....病故的话,朝廷会如何对他?自然收权约束!再者...一旦大王骑兵,朝廷不知秦晋二藩的真正心思,防备还来不及,哪会让西北大军出动?”
说着,他顿了顿,“西北无忧!”
“那就更不对了!”
朱高炽摇头,“我父王起兵之后,朝廷召藩王入京,统全国之兵,征我燕藩。倘若....父皇败了呢?”
“嗯?”账房先生一顿,“败了?”
说着,他摇头道,“断然不会,南军暗弱...京营数年没打仗了,功勋大将也都被当今万岁,屠戮一空!以燕王之用兵,何人可挡?”
“那都是假设!”
朱高炽正色道,“我说倘若,万一败了呢?”
“这....?”账房先生一时无言。
“到时天下兵马大权都在李景隆手中!”
朱高炽忧心忡忡,咬牙道,“而藩王又全在京师之内.....您看他这些年,西北掌军。在西北三省,有着极高的威望。”
“又掌管京畿治安,内有援手!”
说到此处,朱高炽脸色煞白,“到时候,他数十万雄兵在手。返回京师.....行曹操之事,挟天子命天下,谁还能挡?”
“这....”
账房先生被这话惊得瞠目结舌,脸色通红。
“哈哈哈哈!”
半晌之后,他摇头大笑,“大爷呀,李景隆姓李,他可不姓朱!哈哈哈....”
“兵权乃是朝廷给予,他为将军,则下面的将领听从军令。可朝廷若是罢免了他,谁还跟着他做那诛九族的事?”
账房先生继续大笑道,“曹操挟天子,乃是大汉气数已尽,威严尽失。而如今皇明正统,谁人可撼?”
“再说,朝廷给他兵权,岂能没有后手?”
“他李景隆即便胜了大王,可只要他稍微露出半点异心,只怕他顿时就横死在军营之中了!”
“您呀,纯粹是异想天开,哈哈哈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