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们的脸色缓和下来,王阿姨不好意思地笑了:哎呀,我都忘了这茬了。晓雅趁机拿出平板:正好,老年食堂的菜品投票系统做好了,大家现在就能选喜欢的菜。老人们立刻凑过来,手指在屏幕上点来点去,叽叽喳喳的讨论声里,透着对生活的热爱。
离开社区时,晓雅抬头看见公告栏上新贴的通知: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下周试运行。阳光穿过香樟树叶,在通知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忽然觉得,自己写的每一行代码,都在阳光下长出了翅膀。
#### 三、暴雨中的守护
七月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下午三点,天空突然暗如黄昏,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窗上,噼啪作响。晓雅的手机疯狂震动,预警系统显示,城西低洼地带的积水已经超过30厘米。
所有人立即到指挥中心集合!项目总监的电话里带着急促的呼吸声。晓雅抓起外套冲进雨幕,裤脚瞬间湿透。实验室里一片紧张,大屏幕上的城市地图被红色警报覆盖,各部门负责人的声音此起彼伏:幸福路隧道积水超标!地铁3号线部分站点进水!和平小区有地下室渗水!
晓雅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调出和平小区的结构图。这个建成于八十年代的小区,地下室住着七户人家,其中三户是独居老人。她迅速启动紧急疏散模块,系统立刻生成最优撤离路线,同时向居民手机推送语音提示。
不行!她突然站起来,李奶奶听力不好,王爷爷眼睛看不清,他们收不到提示!项目总监皱眉:已经通知社区了,网格员正在挨家挨户敲门。晓雅却盯着屏幕上闪烁的红点:来不及了!积水上涨速度比预计快15%!
她抓起桌上的备用手机,调出邻里互助数据库——这是她偷偷开发的功能,记录了小区里所有志愿者的技能和联系方式。手指划过屏幕,停在张建军的名字上:退休消防员,住在3栋2单元。电话接通的瞬间,她听见那边传来哗哗的水声:小张哥!3栋地下室,李奶奶和王爷爷需要转移!
知道了!我这就过去!张建军的声音带着喘息,刚把4栋的赵奶奶背上来!晓雅悬着的心稍微放下,又拨通了物业电话:电梯停运了吗?我需要所有单元楼的楼梯间监控!
大屏幕上,各单元的楼梯画面依次弹出。晓雅紧盯着3栋的监控:张建军背着李奶奶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上走,水已经没过他的小腿。李奶奶的小花猫在他怀里喵喵叫,爪子紧紧抓着他的衣领。王爷爷拄着拐杖跟在后面,社区网格员打着伞扶着他。
安全了!当他们出现在4楼平台时,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低低的欢呼。晓雅瘫坐在椅子上,才发现手心全是汗。这时手机响了,是张建军发来的视频:李奶奶正坐在张建军家的沙发上喝姜汤,小花猫蜷在她腿上打呼噜。视频最后,张建军比了个的手势,背景里传来其他老人的笑声。
晓雅,你那个互助系统......项目总监欲言又止。晓雅抬头,看见他眼里的惊讶和赞许。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觉得算法再精准,也比不上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总监没再说什么,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转身对大家说:把这个互助模块加入主系统,优先级最高!
暴雨持续到深夜才停歇。晓雅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公寓,绿萝的叶子被风吹得有些凌乱,小白花却开得更精神了。她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报平安,母亲在那头絮絮叨叨:今天新闻里说你们智慧城市系统立大功了,救了好多人呢。晓雅望着窗外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明亮的月光,轻声说:不是系统救的,是人。
第二天清晨,她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林工程师你好,我是和平小区的王爷爷。谢谢你的系统,也谢谢小张。等雨停了,我让老伴给你包你最爱吃的荠菜馄饨。晓雅笑着回复:好啊爷爷,到时候我带代码给您看。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小区里传来孩子们踩水的笑声。晓雅打开电脑,在城市温度算法的最后一行代码后面,加了个注释:最温暖的代码,是人心。
#### 四、秋天的收获
秋分那天,和平小区的老年食堂正式开业了。晓雅特意请了半天假,穿着新买的米白色连衣裙,像个普通居民一样排队打饭。队伍里的张叔笑着拍她肩膀:哟,大功臣来啦!晓雅红着脸摆手: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打饭窗口的电子屏上滚动着今日菜品:清蒸鲈鱼、香菇青菜、南瓜粥......每道菜下面都标注着卡路里和营养成分。给我来份鲈鱼。晓雅刚说完,系统就发出温柔的提示音:检测到您最近熬夜较多,建议搭配猪肝菠菜汤,补充维生素A。窗口的阿姨笑着说:这系统比你妈还关心你呢。
食堂的角落里,几个老人正围着平板电脑讨论。晓雅凑过去看,原来他们在给下周的菜品投票。我觉得红烧肉要多放点八角。李奶奶点点屏幕,上次那个太淡了。系统立刻弹出反馈框:已记录您的建议,厨师将在下次烹饪时调整香料配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