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的暮色总是来得特别早。
刘谨站在驿馆二楼的窗前,望着街道上渐渐稀疏的行人。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路上,将整个城池染成一片金黄。在等候父亲书信的半个月,刘谨一直在留意襄阳的情况。
别的不说,刘表的治政之能,确实让刘谨赞叹。荆州的繁华富庶也远超其他诸州郡,就是袁绍治下的冀州邺城也远远不如。
楼下传来驿丞呵斥下人的声音,打断了刘谨的思绪。他微微皱眉,这驿馆内外,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刘谨知道,作为荆州实权派的蔡瑁和黄祖一派,是极力反对荆州与扬州联合的。
“公子,刘琦公子派人送来请柬,邀您明日过府一叙。”刘虎推门而入,呈上一封精致的信函。
刘琦?刘表的长子刘琦,那个历史上差点被后母蔡氏所杀的懦弱公子?
刘谨接过请柬,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细腻的纹路。“这是第几次了?”
“第三次,公子。”刘虎压低声音,“前两次您都借故推脱,这次若再拒绝,恐怕会得罪这位荆州长公子。”
刘谨点点头,目光又转向窗外。荆州的水,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刘表年事已高,世子之位悬而未决,长子刘琦与次子刘琮各有支持者。更复杂的是,刘琮的母亲蔡夫人及其背后的蔡氏家族,在荆州势力庞大。
刘谨隐约记得,在历史上刘备屯驻新野时,刘琦曾经向刘备和诸葛亮求救,这也促成了刘琦远走江夏郡,逃离了襄阳的步步杀机,也为后来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保留了有生力量。
只不过在后世的历史中,赤壁之战后,这位荆州的继承人就莫名其妙的病亡了。
“准备一下,明日赴约。”刘谨淡淡道,“还有,让我们的人暗中查访蔡瑁、张允最近的动向,我可不信此二人会按兵不动。”自上次在刘表的官邸会面之后,襄阳城出奇的平静。
刘谨所部3000精锐以及先行的数万石粮草已经在荆州军的监视下抵达襄阳,并且在刘表的许可下,暂时屯驻在樊城。
只等父亲刘繇的书信过来,刘谨便要启程北上。
刘虎领命退下。
刘谨独自站在渐暗的房间里,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担忧。荆州看似一片宁静繁华,可藏在盛世图景下危机也令人不安,对扬州来说,荆州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敌。
翌日清晨,刘谨带着刘虎、史大虎和四名亲卫前往刘琦府邸。
襄阳城的街道已然熙熙攘攘,小贩叫卖声不绝于耳。这座连接南北的要塞之城,处处显露着繁华与生机。刘表治荆州多年,自从他将荆州州治从江陵迁入襄阳,保境安民,使这里成为乱世中难得的安宁之地。
“让开!全都让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街角传来,伴随着粗鲁的呵斥。
刘谨勒住马缰,只见一队骑兵横冲直撞地穿过街道,摊贩们慌忙躲避,货物散落一地。为首的是个身材魁梧的将领,满脸横肉,眼神凶狠。
“是蔡瑁的人。”刘虎在刘谨耳边低语。
刘谨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心中却是一沉。蔡瑁身为荆州水军都督,其部下在城中如此跋扈,足见蔡氏权势之盛。
骑兵队过后,街道上一片狼藉。一个卖陶器的老翁跪在碎陶片中,老泪纵横。刘谨示意侍卫取出一串钱,正要下马安抚老翁,却见一名青衣女子已先他一步,弯腰扶起老人,并将一串钱币塞进他手中。
“老伯,拿去吧,重新置办些货物。”女子的声音清越动人。
刘谨不由得打量起她来。那女子约莫十四五岁,身着淡青色曲裾深衣,腰间系着一条月白色丝带,乌黑的长发仅以一支玉簪简单挽起。当她转过头来,刘谨微微一怔——她并非那种艳丽逼人的美貌,而是宛若山水墨画中的仙子,眉目如画,气质清雅。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双眼睛,明亮如星,透着聪慧与灵动。
女子似乎察觉到刘谨的目光,抬眼望来,四目相对的刹那,她微微一怔,随即浅浅一笑,点头致意。
“是蒯越之女,蒯贞小姐。”刘虎低声道。刘虎作为刘谨军谍司副统领,早已经将襄阳城的各处关系打听的清清楚楚。
刘谨正欲上前搭话,一阵马蹄声再次响起,先前那队骑兵去而复返,停在蒯贞面前。
“何人胆敢阻拦蔡都督公务?”为首的军校厉声喝道,目光却猥琐地在蒯贞身上打转。
蒯贞面无惧色,淡然道:“纵马闹市,毁人财物,这也是蔡都督的公务?”
军校恼羞成怒,扬起马鞭:“放肆!”
鞭子尚未落下,刘谨已策马挡在蒯贞身前,单手抓住鞭梢,冷冷道:“荆州治下,当街对士族女子动粗,这就是蔡都督的治军之道?”
军校看清刘谨面貌,脸色微变,显然认得这位扬州牧公子。他讪讪收回马鞭,强硬道:“刘公子,这是荆州内务,不劳外人插手。”
“若我非要管呢?”刘谨语气平静,却自有一股威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