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看似商量,实则已经定下调子。
在座的领导们哪会不明白陈伟峰的用意?
常务副区长第一个响应:"陈书记说得对,新人今天够累的了,咱们就别讲究那些虚礼了。"
"就是就是,一起喝更热闹!"。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赖成为感激地看了陈伟峰一眼,转身对家人示意。
于是,赖成为夫妇带着新人,面向包间内其余领导站定。
赖成为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朗声道:"感谢各位领导和各位同仁赏光,我们全家敬大家一杯!"。
众人齐齐起身,酒杯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这一刻,包间里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敬酒仪式结束后,徐慧体贴地挽起新娘的手臂,轻声说道:"美艳,一凡,我们先去外面招呼其他客人吧。"
她朝两位新人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先行离开。
赖成为则站在原地未动,显然是要留下来作陪。
杜成见状,连忙欠身道:"那我也先..."。
话未说完,李达康已经伸手按住了他的肩膀。
"杜老哥别急着走",李达康的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
"咱们哥俩可是好长时间没见了,今天得好好聊聊。"
陈伟峰也适时开口:"是啊老杜,坐下一起聊聊。"
他拍了拍身旁的空位,这个举动让在座的区领导们都不由得多看了杜成几眼。
杜成受宠若惊,局促地搓着手:"这...这不太合适吧?各位领导谈的都是大事..."。
"诶",李达康笑着打断他。
"基层工作才是真正的大事。”
“来,坐这儿。"
说完,他亲自为杜成拉开椅子。
在两位大人物的坚持下,杜成终于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
这个原本在包厢里最不起眼的小人物,此刻却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赖成为看在眼里,心中对亲家的评价又高了几分,暗自庆幸当初没有反对这门亲事。
酒过三巡,席间气氛愈发热络。
赖成为见时机成熟,故作不经意地提起:"陈书记,您可能还不知道吧?”。
“那个在全省推广的'官田经验',就是李县长一手打造的。"
这句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在座的领导们不约而同地放下筷子,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李达康。
那个被省委书记赵立春在多个重要会议上点名表扬,要求全省乡镇学习的"官田经验",竟然是眼前出自这位年轻县长的手笔?
区城建局王局长手中的酒杯"叮"的一声碰在碟子上,他顾不得擦拭溅出的酒水,脱口而出:"就是那个'三产融合'的官田模式?"。
陈伟峰眼中精光一闪,他清楚地记得,上个月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赵立春书记还特意强调:"官田经验不是花架子,是实打实的发展新路子!"。
当时与会的地市领导们都在打听,这个能让省委书记如此推崇的典型,到底是哪位能人的杰作。
"李县长"。
陈伟峰的声音不自觉地多了几分敬意:"原来你就是官田模式的缔造者!难怪刚才听你谈乡镇经济发展,见解如此独到。"
李达康淡然一笑,轻轻摆了摆手:"不过是基层的一点探索,能得到省委的认可,是官田乡全体干部群众的功劳。"
这番谦逊的表态,反而让在座众人更加确信,这位年轻县长不仅背景深厚,能力更是出众。
能打造出全省标杆的政绩,又如此不居功自傲,这样的干部,前途岂可限量?
包间里的气氛顿时又热络了几分,各位领导敬酒的动作都比先前殷勤了许多。
就在众人热议"官田经验"之际,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
那位常务副区长掏出手机看了眼,然后连忙起身,向陈伟峰欠身致歉:"陈书记,是市里的电话,我出去接一下。"
陈伟峰微微颔首:"去吧,工作要紧。"
待副区长匆匆离席后,陈伟峰若有所思地转向李达康,压低声音道:"李县长,听说上个月余阳市那边...动静不小?"。
他刻意含糊了措辞,但眼中闪烁着探询的光芒。
李达康执筷的手在空中微微一顿,抬眼与陈伟峰四目相对。
他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连邻市的领导都已知晓。
沉吟片刻,他放下筷子,轻声道:"陈书记消息灵通啊。”
“确实有些...人事调整。"
这个含蓄的回答让包间里的气氛瞬间微妙起来。
在座的领导们都不自觉地放轻了呼吸,假装专注于面前的美食,实则竖起了耳朵。
余阳与明州虽分属不同地市,但官场上的风吹草动,向来牵动着每个有心人的神经。
陈伟峰会意地没有继续追问,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句:"看来李县长在余阳,也是做了番大事业啊。"
李达康目光深邃地望向陈伟峰,说道:"陈书记,南福区坐拥省城地利,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