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流淌在孤崖之巅。韩牧与中年太监相对而坐,那本承载着无上剑道的《独孤九剑》秘籍摊开在两人之间。
随着心法口诀的初步贯通,韩牧只觉体内真气活泼泼地,对后续剑式的领悟力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长身而起,对中年太监道:“朋友,我先去体悟一番剑招变化。”
中年太监正沉浸在自身真气的调整中,闻言只是微微颔首,示意自己还需时间。
韩牧纵身一跃,身形如一只大鹤,轻灵地拔地而起,直上数十丈的高空。
夜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袍。他悬停于虚空之中,并未拔剑,只是并指如剑,意念动处,一道凝练无比、吞吐不定的璀璨剑气已然自指尖延伸而出,发出轻微的“嗡嗡”剑鸣。
他心念电转,脑海中《独孤九剑》的诸般精义——浮现。
破剑式,旨在破解天下各门各派的剑法,寻瑕抵隙,后发先至;破刀式,刚猛凌厉,以巧破力;破枪式,长兵之祖,锁拿挑刺,无孔不入;破鞭式,软硬兼施,缠绕绞杀;破索式,应对奇门兵器,如流星锤、链子枪等,讲究以静制动;破掌式,专克拳脚指掌,擒拿点穴,料敌机先;破箭式,更是神乎其神,可感应气流,以剑气击落四面八方来袭的暗器箭矢……
韩牧以指代剑,就在这夜空之下,依照剑诀所述,将这一式式精妙绝伦的破法逐一演练开来。
起初尚能看到清晰的招式轨迹,但不过三两遍后,他指间的剑气便愈发灵动莫测,招式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种种变化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那一道道凌厉的剑气在他周身盘旋飞舞,划破夜空,竟将周围空气中的稀薄水汽都牵引凝聚,形成了一圈环绕他缓缓旋转的云雾带,在月光映照下,宛如剑神临凡。
“这独孤九剑,不愧是剑术之集大成者,穷尽变化,直指‘无招胜有招’的至高剑理。”韩牧心中明悟愈深。
“与我那源自上古,直指剑道本源的‘越女破剑式’,虽有形貌之别,却在核心的‘破’与‘无招’之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既然万法相通,何不趁此良机,将自身所学诸般剑术——独孤九剑的破尽万法、越女剑的天然纯粹、全真剑法的玄门正宗、玉女剑法的轻灵变幻……尽数熔于一炉,去芜存菁,化繁为简,尝试凝聚出独属于他自己的“一招”?
此招若成,或许便是叩开那传说中的“剑仙”境界之门扉的钥匙!
想到此处,韩牧豪气顿生。他身形再动,于高空之中翩然舞动。指间剑气时而化作独孤九剑的料敌先机,时而展现越女剑的羚羊挂角,忽而又转为全真剑法的沉稳大气,或是玉女剑法的曼妙无双……种种精妙剑术在他手中交替呈现,渐渐不再拘泥于原有招式,而是取其神意,融会贯通。
他周身的剑气愈发炽盛,那云雾带也被搅动得如同沸腾一般,道道剑气穿梭其间,发出嘶嘶裂空之声。
韩牧完全沉浸在了这种奇妙的感悟之中,他感受到自身剑意正在发生一种质的蜕变,一种超脱于具体招式之上的、更为本源的力量正在孕育。距离那玄之又玄的剑仙境界,似乎真的只有一步之遥!
关键,或许就在那最后一式——“破气式”!
韩牧于剑光缭绕中,再次诵念起那玄奥的口诀:“气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际。”
“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混莫无形,寂寥无声。生者无极,成者有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大气之元,神而明之,存乎一心……”
诵念至此,他猛然间福至心灵,所有的动作骤然停止。
他就这样悬停在半空之中,盘膝而坐,双目紧闭,仿佛老僧入定。周身纵横交错的剑气并未消散,反而如同百川归海般,以一种更为内敛、更为深沉的方式,环绕着他缓缓流转。
他在感悟,在凝聚,在尝试将那万千剑意,归于那“存乎一心”的至强一剑。
与此同时,山崖平地上的中年太监也从对心法的初步适应中回过神来。
他深吸一口气,压抑住内心的激动,继续翻阅秘籍,将心神沉浸在那精妙绝伦的剑招图示与文字注解之中。
“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一式式看下来,他只觉得眼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武学大门。
作为一代剑术宗师,他深知这些剑招背后所蕴含的武学至理是何等宝贵。
他再也按捺不住,提起手中长剑,就在这崖顶方寸之地,依照秘籍所载,一招一式地开始演练起来。
他的天赋悟性虽远不及韩牧那般妖孽,但数十年浸淫剑道的根基却极为扎实。
起初,招式尚显生涩,与自身原有的葵花快剑路数颇有冲突,但他不急不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修正、体会。
剑风呼啸,紫色的身影在月光下闪转腾挪,道道或凌厉、或诡谲的剑气随着他的舞动四散迸射,在坚硬的岩石上留下新的刻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