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莫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放心吧,让我好好想想。我,不,应该说是我们一定会有办法的。”
将军问道:“太子爷,您还有什么疑惑吗?”
太子莫问道:“你方才提及,这三年来军营里一直缺粮,那我想知道,这些年来你们是如何解决伙食问题的?”
话音刚落,将军便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本来不想说,可是太子爷既然问起,那我就索性竹筒倒豆子,都告诉您吧。您刚才疑惑的那支小分队,您知道他们是干什么去了吗吗?”
太子莫说道:“那位小队长不是声称他们是去巡逻吗?说路上偶遇野兽,顺便打些猎物。”
将军道:“太子爷是从哪里看出破绽地?”
太子道:“这个很简单,一来他们所说的猎物一看就是风干或者腌制过的,不可能是刚猎杀的动物。二来他们身上的伤口也显示他们经历过战斗,不是与野兽,而是与人。莫非……”
说到这里,太子莫忽然恍然大悟,说道:“莫非将军要告诉我,他们根本就不是去打猎,而是去抢劫了,而且还是奉你的军令?”
将军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太子爷所言极是。”
太子莫问道:“你让他们去何处抢劫?”
将军回答道:“周边有许多游牧部落,我派人就是去抢夺他们的粮食。有时也会让咱们的人伪装成游牧民族人的样子,到其他国家的边境上去劫掠些粮食回来。”
太子莫说道:“哎呀,将军,你怎能如此行事呢?要知道那些游牧部落可是我们的邻居,我们应当与他们和睦共处,怎能去抢夺他们?这样一来,他们岂不是要怨恨我们?如果再有其他诸侯的暗中支持,那边境还能有安宁日子吗?”
将军无奈地说道:“可是如果不这么做,这么多将士的口粮如何解决?若是不吃东西,莫说打仗了,恐怕不出三天,军队就自己垮了,边境也就自然而然地失守了。”
太子莫想了想,说道:“可你们也不能直接去抢啊,你们可以试着与他们协商,好好谈谈,以诚恳的态度向他们请求借粮,并承诺会如期归还。”
将军听后,露出一丝苦笑,说道:“太子爷,话好说,事难做啊。说是有借有还,但先不说他们愿不愿意借,即便他们愿意借,未来我们拿什么去还呢?总不能拿我们的刀枪剑戟去跟他们交换吧?他们还真需要这些东西,但我们不能真给啊,这些可是我们打仗的家伙。没有了它们,我们还怎么当军人?万一他们打过来,别说保家卫国了,恐怕到时我们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只能任由敌人杀戮了。”
太子莫问道:“那我问你,其他军营都是做了些什么?也就是说,他们是如何解决军粮短缺问题的?”
将军说道:“都离不开一个抢字。小部分军营和我们一样,去周围游牧部落抢夺。但大部分,大部分……他们,……”说到这里,将军又欲言又止。
太子莫催促道:“话说了一半,怎么不往下说了?快说啊,他们到底怎么样了?”
将军面色沉重地回答道:“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他们这样做,也是饮鸩止渴,让情况反而更糟。”
太子莫满脸疑惑地问道:“你这话是何意?”
将军解释道:“会太子爷的话,他们并非去边境的抢游牧部落抢劫,而是转而抢夺咱们自己老百姓的粮食。有时遇到反抗,他们甚至会对整个村庄进行屠戮,一个活口都不留。”
太子莫惊讶地问道:“你说的可当真?”
将军道:“千真万确。”
太子莫听到这里,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一屁股坐了下来。过了好一会儿,太子莫才缓过神来,问道:“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多久了?”
将军想了想,回答道:“已经有一两年之久了。起初,王妃克扣军粮,大家还能想办法,或从附近百姓那里借一点,或者干脆抢一点,但抢地也不多。但时间一长,粮食缺口越来越大,借的就越来多,借不来,就抢,谁也受不了这样无休止的抢啊。于是当地的百姓便开始把我们的军队视作匪徒,他们要么逃跑,要么上山真地当了土匪,导致楚国边境匪乱频发。”
“而朝廷只知晓边境有匪乱,却不明其缘由,于是便下令周边的军队前去剿匪,并规定,立功者有赏。开始大家拼命剿匪,立了军功,于是朝廷依据军功大小给予不同的奖赏,自然杀人多的,得到的奖赏就越多。如此一来,有些军队尝到了甜头,就更加拼命剿匪。有些杀人少的军队就心里不平衡了,他们打不过真土匪,就去劫杀无辜的百姓,抢夺百姓的财物,还杀害百姓。他们杀了百姓,反过来诬陷他们是土匪,将人头数作为军功上报朝廷,朝廷则依功给予奖赏。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一直持续至今天。”
太子莫听罢,愤怒不已。他看了看将军,忽然问道:“你有没有和他们一样,去杀老百姓报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