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光幕中的剧情仍在继续。
【此刻,又一位大臣自队列中走出,躬身行礼道:“臣与右丞同意。”】
【“臣以为,治天下,当做事简检,少收赋税,还要以身作则,前不久,陛下曾下诏要整治洛阳宫乾阳殿,还要亲自到洛阳去,人力物力征调频繁,百姓会有怨气,所以土木之工,不宜擅动啊。”】
听到这里,别说李世民了,天幕下各个朝代的皇帝们,脑海中都浮现出了自家那些个动不动就“陛下三思”的老臣。
修个宫殿要说,颁个政令要说,赏个美人也要说……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他们也知道,剧里这位李世民肯定也听了无数遍,如今还能耐着性子听下去,这份耐心,确实令人佩服。换做是自己,怕是大臣刚开口,就已经“嗯嗯嗯,好好好,知道了,退下吧”三连了。
然而,接下来那位大臣的话,却让剧里剧外的两个李世民,脸色都不由得沉了下来。
【“现在,我大唐的民力还不比隋朝,恐怕,陛下之过会甚于隋炀帝啊。”】
“哈!”
太极殿内,李世民被这话气得笑出了声,他指着光幕,不敢置信的问道:“这!这是谁?!他竟然说朕……朕,甚于隋炀帝?!”
御座之下的房玄龄几人闻言,心头皆是一紧,生怕陛下迁怒。
毕竟,拿当今圣上与亡国之君隋炀帝相比,这话确实说得太过了。
魏征更是立刻上前一步,试探着问道:“陛下动问,可是要……”
李世民闻言,顿时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怎么?玄成是担心朕,会因为一部后世影像,就去迁怒这位大臣?”
魏征被噎了一下,没敢接话。
李世民当即冷哼一声:“你刚刚可是在剧中当面骂朕‘愚蠢’,朕可曾迁怒于你?如今你竟然如此揣度朕!魏玄成!你是不是太过分了?!嗯?!朕在你心里,就是那么小肚鸡肠的皇帝吗?!”
魏征闻言,老脸一红,颇有些尴尬,连忙拱手道:“咳,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李世民又哼了一声,索性也不再问了,直接将目光转回光幕。
只见剧中的李世民,反应也与他如出一辙,被气笑了。
【“你,你说朕,不如隋炀帝?嗯?那朕比起桀纣王怎么样啊?”】
【然而,那大臣却面不改色,继续说道:“臣恐怕,宫殿建成了,你我君臣就又处在刀兵动乱之中了。”】
【“臣听说,收复洛阳的时候,太上皇下诏说要烧掉洛阳的宫殿,陛下说宫殿的砖瓦木材还可以用,不如把他拆了分给贫苦的百姓,虽然没有照太上皇的旨意去做,但是天下人都在称赞陛下的圣德呀,结果今天又要大兴土木,这前后十分一拆一建,陛下,这天下会怎么想啊!”】
这番话,掷地有声,可却让其他朝代的大臣们,尤其是洪武朝的官员们,听得是心惊肉跳。
乖乖,这位大人是真敢啊!什么话都敢往外说,这要是换作是在大明朝堂,只怕说到“甚于隋炀帝”时,人就已经被拖出去斩了。
而光幕中,李世民听完这番话,也是陷入了沉思。
【他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解释的意味:“嗯……朕啊,朕本来是想,这洛阳不是地处中央吗?经营一下,也可以方便四方百姓。”】
【随即,他话锋一转,竟带上了一丝玩笑的口吻:“现在张玄素这么一说,朕就是今后去洛阳,啊?露天坐着,朕也不敢说辛苦啦。”】
【“整治洛阳宫,乾阳殿的事就算了,还有,赐给张玄素二百匹花绸,朕升迁你为太子宫右庶子。”】
“原来是张给事!”
太极殿内,房玄龄抚须笑道:“这番直言敢谏的风格,倒确实像是张给事能说出来的话。”
杜如晦也笑着点头:“是啊,不过,这剧中的张给事,扮相未免有些太老了。如今的张给事,不过刚至不惑之年。”
而此刻,长孙无忌和魏征则是对视一眼,心中想的是另一件事。
这剧中张给事被任命为右庶子,但如今,教导太子的重任已落在魏征身上,看来这张给事日后当有别的任用。不过以他的才干,无论在何处,想必都能有所建树的。
倒是李世民,看着剧中那个因直谏而受赏的张玄素,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
嗯,这张玄素劝谏得固然好,但那句“甚于隋炀帝”也确实不好听。
若朕是自己的话……虽然会从善如流,但心里多少还是会小小的记仇一下的,日后总得找个机会,把这场子给找回来才是。
然而,李世民也没想到,这剧中的“自己”心眼似乎比他还小上那么一丢丢,这张玄素刚拂了自己的面子,自己就立刻要找回场子了。
【只见,剧中的李世民刚赏赐完张玄素,话锋一转,便揶揄的说道:“朕看你身上有几分,尚书右丞的……啊?”】
【魏征闻言也是抬眼看向了李世民,心中了然,知道陛下这是小心眼犯了,悄悄的瞥了御座上的皇帝,可剧里的李世民却没有察觉,只是继续说道:“你是不是跟他学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