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灰雾弥漫的河岸出现了一片不同寻常的景象。那是一片相对开阔的谷地,谷地中央,并非预想中的废墟或墓穴,而是一个……村庄?
村庄的房屋皆由一种暗沉的黑石垒砌而成,样式古朴简陋,仿佛亘古存在于此。村中并无灯火,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如同月华般的清冷光晕,将周围浓稠的死气与黄泉的污秽气息隔绝在外。隐约可见一些模糊的身影在村中缓慢走动,气息与赤练同源,皆是非生非死,沉寂而古老。
“到了。”赤练停下脚步,清冷的声音打破沉寂,“此地便是‘寂灭村’,守墓人世代栖息之所。外界生灵不得入内,尔等在此稍候,我去通报长老。”她指了指村口一块光滑的黑色巨石,示意众人在此等待,随后便提着灯笼,身影融入村中那清冷的光晕,消失不见。
众人依言在巨石旁停下。净念大师盘膝坐下,默默诵经,佛光化作柔和的光圈,进一步抵御着外界侵蚀。张初九也抓紧时间调息,心中却思绪翻腾。这“寂灭村”的存在,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在冥土深处,黄泉之畔,竟然有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居住着神秘的守墓人,他们究竟守护着什么?又与当前的劫难有何关联?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约莫一炷香后,赤练的身影再次出现,与她同行的,还有一位更加苍老的守墓人。这位老者身形佝偻,几乎弯成了九十度,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如同干枯的树皮,手中拄着一根扭曲的黑色木杖,木杖顶端镶嵌着一颗浑浊的、仿佛眼珠般的珠子。他的气息比赤练更加深沉内敛,那双半开半阖的眼眸中,仿佛沉淀了万古的时光与秘密。
“这位是我族三长老,幽骸。”赤练简单介绍道。
被称为幽骸的老者抬起眼皮,那双浑浊的眼睛缓缓扫过张初九等人,目光在净念大师身上停留片刻,微微颔首,最后落在伤势最重的张初九和魂体不稳的幽泉鬼将身上,沙哑开口,声音如同两块石头摩擦:“生者,鬼族,星灵,海族……还有佛门的气息……真是罕见的组合。赤练已告知老朽尔等来历。能穿越荒魂原,渡过忘川,惊动噬心鬼棺而不死,还能得净念禅师相助,看来尔等确有些气运。”
他的通用语比赤练流利许多,却带着更浓重的古老韵味。
“晚辈张初九,见过幽骸长老。”张初九强撑伤势,恭敬行礼,“误入贵地,惊扰之处,还望海涵。我等前来冥土,实为探寻魔灾与亡灵动乱根源,寻求一线生机,不知长老可否指点迷津?”
幽骸长老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光:“魔灾?亡灵动乱?呵呵……不过是冰山一角,是那沉寂万古的‘病灶’再次发作的征兆罢了。”他顿了顿,用木杖轻轻敲击地面,“尔等可知,我守墓人一脉,所守何墓?”
众人皆摇头,连净念大师也露出倾听之色。
“我们所守的,并非寻常墓穴。”幽骸长老的声音带着无尽的苍凉,“而是‘轮回’的坟墓,是冥府崩塌后,残留的……秩序残骸与绝望。”
“轮回的……坟墓?”张初九心中巨震。
“不错。”幽骸长老望向村庄深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上古末期,灾变骤临,轮回之核被‘虚无’污染,冥府秩序崩坏。十殿阎罗或陨落,或失踪,或……如转轮王般,被污染侵蚀,陷入疯狂。整个冥土,化作了无序的死寂之地,亿万亡魂不得超生,怨气冲霄。”
他的话语,与秦广王残魂所言相互印证,却更加具体,更加绝望。
“在那至暗时刻,并非所有冥府存在都选择了沉沦或逃亡。”幽骸长老继续道,“有一批忠于职守的判官、鬼差、以及像老朽这般掌管冥土部分法则的‘地只’,不愿见到阴阳彻底失衡,万物归于寂灭。我们联合起来,以自身神魂与残存的法则之力为代价,构建了最后的庇护所与封印——也就是尔等所见之‘寂灭村’以及散布冥土的各处‘守墓点’。”
“我们守护着冥府最重要的遗迹,镇压着最凶戾的、因污染而诞生的邪物(如黄泉鬼棺中的存在),同时……也守护着一些关于净化轮回、重定秩序的……渺茫希望与古老盟约。”
“古老盟约?”张初九捕捉到了关键词。
幽骸长老深深看了张初九一眼:“正是。冥府崩塌前,后土娘娘曾预见到大劫将至,留下预言与盟约。预言指出,当轮回停滞,虚无阴影笼罩三界时,会有身负‘生命本源’、‘秩序之光’与‘超越轮回之念’的应劫者出现,汇聚诸族之力,方有一线生机,尝试净化核心,重塑秩序。这盟约,不仅关乎冥府残存势力,更涉及上古时期曾与冥府并肩作战的诸多盟友——守护生命本源的‘青木族’、执掌星辰秩序的‘星灵’、乃至……与大地共生的‘岩裔’,以及与海洋同息的‘汐族’。”
青木族!星灵!岩裔!汐族!幽骸长老报出的名字,让张初九等人目瞪口呆!这些不正是如今在生命泉眼结盟的几大势力吗?难道这一切,早就在上古大能的预料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