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 叶昭嗤笑一声,拿起刺刀掂量着,“你们知道这刀里锁着多少执念?赵铁峰的,他班长的,还有那些没留下名字的…… 如今又见了血,还是花筝的血!就这么封进玻璃柜,是打算让他们再憋个几十年?”
苑烨心头一震,想起花筝之前说的那些关于 “赵铁峰” 的往事,原来叶昭全都知道。
“那您的意思是……” 大校的语气变得恭敬起来。
“找个晴天,去鸭绿江边烧了。” 叶昭的声音忽然变得很轻,指尖拂过刀身的缺口,“把灰撒回江里,让他们顺着水流回家。四川的担担面,山东的大馒头,广东的艇仔粥…… 总不能让他们连家乡的味道都忘了。”
她把刺刀放回原位,转身看向大校:“说吧,找我徒弟进你们那个什么‘特别行动组’,给多少俸禄?管不管饭?有没有年假?”
这话问得太过直白,苑烨和警卫员都愣住了。大校倒是反应很快,沉声道:“国家玄学特别行动组,直属于中央军委,待遇从优,所有需求都会尽量满足。更重要的是,在这里能……”
“能发挥余热,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对吧?” 叶昭接过话头,笑得像只偷腥的猫,“这套词我听了几十年了。这样吧,我替她答应了。”
“师父!” 花筝猛地抬头,眼里满是不赞同,“我还没……”
“你闭嘴。” 叶昭回头瞪她,“难道你想以后逛街买菜都被厉鬼追?还是想让那些刚送走的英魂回头再来谢谢你?进组,你就等于大一就有了编制,五险一金,有工资,有靠山,出了事有人兜着,不比你单打独斗强?” 她凑近花筝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再说了,组里藏着不少好东西,比如明代的朱砂矿,清代的雷击木,还有……”
花筝的眼睛倏地亮了,喉结动了动,显然被说动了。苑烨看得目瞪口呆,原来这位玄学界的大佬,劝徒弟加入组织靠的不是家国大义,而是…… 物资诱惑?
大校强忍着嘴角的抽搐,递过一个加密平板电脑:“叶女士,花筝同学,这是行动组的简介和保密协议……”
“协议就不看了,都是些吓唬人的条条框框。” 叶昭接过平板,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签上花筝的名字,顺便在备注栏里加了句 “需提供特级朱砂每月十斤,黄纸不限量”,“搞定。从今天起,我们家小风筝就是有组织的人了。”
花筝看着自己被 “卖” 得如此干脆,气呼呼地别过脸,却在看到叶昭偷偷塞过来的一小包绿豆糕时,耳根又软了下去。那是她小时候最爱吃的,叶昭总说 “画符费脑子,得多吃点甜的”。
“对了,” 叶昭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从竹篮里拿出那块靛蓝色布料,抖开一看,竟是件绣着平安符纹样的荷包,“给你的,用天蚕丝混着艾草织的,你那个小红包不是炸了吗,这个凑活着用。”
那荷包针脚歪歪扭扭,显然是手工缝制,跟叶昭身上精致的衣裙简直天差地别。花筝却珍而重之地接过来,指尖划过粗糙的针脚,眼眶微微发热 —— 她知道,叶昭最不擅长女红,为了做这个荷包,指不定扎了多少个洞。
“还有这个。” 叶昭又从篮子里掏出个巴掌大的青铜小鼎,鼎身上刻着繁复的符文,“上次去秦岭挖的,能聚气,给你养养身子。”
大校的目光落在青铜鼎上,瞳孔骤然收缩 —— 那是汉代的镇墓鼎,上面的符文是失传已久的 “聚灵阵”,去年考古队在一座将军墓里发现过类似的残片,价值连城。
“叶女士,这些……”
“都是给我徒弟的,跟你们没关系。” 叶昭把小鼎放在花筝床头,又从篮子里掏出个保温杯,打开盖子,一股浓郁的药香瞬间弥漫开来,“给你炖的乌鸡汤,加了点当归黄芪,补气血的,快喝。”
她舀了一勺汤,吹了吹递到花筝嘴边,动作自然又亲昵。花筝起初还别扭地想自己来,被叶昭一个眼刀瞪过去,乖乖地张开了嘴。
病房里的气氛变得奇妙起来。原本沉重肃穆的特护病房,因为叶昭的到来,竟有了种家的温馨。
“对了,苑教官。” 叶昭突然看向苑烨,笑得意味深长,“上次在海边跟着你的那个老兵,托我给你带句话。”
苑烨猛地站直身体,眼里满是激动:“爷爷他……”
“他说你小子不错,没给苑家丢人。” 叶昭慢悠悠地说,“还说让你少抽烟,他在那边闻着呛得慌。”
苑烨的眼眶瞬间红了,用力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谢谢叶女士!”
叶昭摆了摆手,继续喂花筝喝汤。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落在花筝鬓角的白发上,竟奇异地冲淡了那份刺眼,多了种历经劫难后的平和。
叶昭喂完汤,又检查了花筝的伤势,嘴里念念有词地骂了几句 “不爱惜自己”“下次再这样打断你的腿”,最后却还是心疼地给她盖上了被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