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到钱庄,把银票往柜台上一拍,大声嚷嚷:“快给我兑钱!”钱庄伙计接过银票,仔细一看,脸色大变,低声说道:“客官,您这银票怕是有问题。”孙胖子一听就急了,扯着嗓子喊:“你这是什么意思?想赖账不成?这银票是你们钱庄出的,怎么到你这儿就有问题了?我看你们就是心虚,是不是真像外面传的那样,没钱了?”这一喊,顿时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大家纷纷围了过来。有人疑惑地问:“怎么回事?这银票真有问题?”也有人跟着起哄:“我看这钱庄肯定有猫腻!”一时间,钱庄内混乱不堪。
恐慌蔓延与三皇子的挣扎
恐慌如同肆虐的瘟疫,迅速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蔓延开来。原本还在观望的存户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涌向汇通钱庄,各个分号前都排起了望不到头的长龙。
在城南分号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焦急地站在队伍中,嘴里不停念叨着:“这可是我一辈子的积蓄啊,可不能就这么没了。”旁边一个年轻人不耐烦地说:“老爷子,您就别念叨了,赶紧往前挪挪吧。”队伍中,人们的脸上满是焦虑和不安,互相推搡着,大声叫嚷着要求兑付。
钱庄伙计们面对汹涌而来的人群,手忙脚乱,额头满是汗珠。他们既要安抚存户的情绪,又要应对大量的兑付请求,忙得晕头转向。钱庄掌柜声嘶力竭地安抚着众人:“各位!各位请放心!汇通钱庄信誉卓着,绝无问题!大家稍安勿躁,按顺序来!”然而,他的声音很快被人群的嘈杂声淹没,根本无人理会。
此时的钱庄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掌柜一边催促伙计加紧兑付,一边火速派人向三皇子求援。
三皇子得知消息后,又惊又怒,气得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他的脸涨得通红,像一头发怒的公牛,大声咆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突然出现这种情况?”幕僚们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片刻后,三皇子强压怒火,召集幕僚们商讨对策。瘦高个幕僚挥舞着手臂,唾沫横飞地说:“殿下,咱们不能就这么忍了,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派人把那些闹事的商号都给端了,再把造谣的人抓起来,看谁还敢乱说!”旁边的矮胖幕僚立刻反驳:“殿下,万万不可啊!现在咱们已经焦头烂额了,再这么乱来,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依我看,还是赶紧想办法补救,从其他产业抽调流动资金,先稳住钱庄的局面再说。”
三皇子听着他们的争吵,头都快炸了,他一拍桌子,怒吼道:“都别吵了!再想不出办法,谁都别想好过!”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三皇子最终决定,先抽调其他产业的流动资金,甚至动用了部分本欲用于他处的秘密款项,试图填补这个无底洞,稳定人心。
然而,这仅仅是殷若璃布局的一部分。
布行危机四伏
就在汇通钱庄焦头烂额之际,“锦绣布行”也接连遭遇重创。
原本与锦绣布行约定好供应江南上等丝绸的供应商,突然以“河道受阻”为由,迟迟无法交货。这背后,实则是赵珩动用自己的人脉,在暗中运作。
锦绣布行老板的儿子,被安排去催促货物。他一路快马加鞭赶到江南,却发现根本没有河道受阻这回事,分明是有人故意使坏。他气得火冒三丈,立刻赶回京城向老爹汇报。
等他回到京城,却发现自家布行已经乱成了一团。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批质量上乘、花色新颖且价格更低的同类布匹,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
这些布匹的出现,得益于寒门才子陈瑜联络到的、早已对锦绣布行垄断不满的其他商号联盟。他们看准时机,联手推出这些布匹,给锦绣布行来了个措手不及。
在布行里,伙计们正对着堆积如山卖不出去的布料发愁。布行老板坐在太师椅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的儿子在一旁咬牙切齿地说:“爹,肯定是有人故意整我们!我咽不下这口气,我要去找那些搞低价布匹的商号算账!”老板无奈地摆摆手:“你去了又能怎样?现在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挽回局面。”
而那些购买了低价布匹的顾客们,却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一位妇人拿着新做的衣服,对身边的同伴说:“你看这布料,又便宜又好看,比锦绣布行的强多了。以后啊,咱就买这家的。”同伴连连点头称是。
关键药材引发的混乱
更致命的一击来自“百草先生”。他通过分析此前码头截获的那批军需药材,反向推导出了几种三皇子一党可能急需、且来源受限的关键药材。团队通过江湖渠道,暗中大量收购市面上的这类药材,人为造成了短期稀缺。
三皇子麾下负责相关事务之人,本想为讨好某位关键人物而配制一味珍稀补药,却发现跑遍京城的药铺,都难以凑齐所需药材。
在一家老字号药铺里,伙计无奈地对前来买药的人说:“客官,实在对不住,您要的这几味药,最近都缺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买药的人一听,着急地问:“怎么会这样?我家主子急等着用药呢!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伙计耸耸肩,一脸无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