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完全散去,据点院外的青石板路就传来了细碎的马蹄声。殷若璃刚帮谢景宸喝完药,就听到院门口传来侍卫的通报声,语气带着几分急促:“若璃姑娘,宫里来人了!说是太医院院判,奉陛下口谕,要见谢公子!”
殷若璃心里“咯噔”一下,握着药碗的手微微收紧。谢景宸苏醒的消息虽已尽力封锁,但京城本就是权力交织的漩涡,消息泄露是迟早的事——可她没料到,最先找上门的,会是宫里的人,还是太医院院判。
“景宸,你先躺好,我去看看。”殷若璃放下药碗,帮谢景宸掖好被角,眼神里满是担忧。
谢景宸靠在软枕上,脸色虽依旧苍白,却已能清晰思考。他拉住殷若璃的手,指尖传来微凉的温度:“别急,见机行事。父皇此举,未必是坏事。”
殷若璃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襟,快步走出房间。
院门口,太医院院判正站在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旁,身穿绯色官服,手里捧着一个明黄色的锦盒,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神色肃穆。赵珩和陈瑜早已候在一旁,脸色凝重,显然也没料到会突然迎来这样一位“贵客”。
“草民殷若璃,见过院判大人。”殷若璃走上前,微微屈膝行礼,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
太医院院判抬眼打量了她一番,见她虽衣着朴素,却气度沉稳,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开口道:“陛下听闻谢公子此前遭难,近日苏醒,心甚挂念,特命本院携宫中珍品药材前来探视。还请姑娘引路,让本院见一见谢公子,也好回禀陛下。”
“大人请随我来。”殷若璃侧身让开道路,心中却愈发警惕。皇帝向来深居简出,对皇子间的争斗向来是“冷眼旁观”,此次却特意派太医院院判来探视谢景宸,还赐下药材,绝非单纯的“挂念”——这背后,定有更深的用意。
一行人走进房间,谢景宸早已靠在床头,见太医院院判进来,微微颔首:“劳烦院判大人跑一趟,也谢父皇挂念。”
太医院院判快步走到床边,将锦盒放在桌上,打开盒盖——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人参、鹿茸、雪莲等珍贵药材,皆是宫中贡品,寻常人根本难得一见。“这些都是陛下特意挑选的温补药材,对谢公子恢复身体大有裨益。”他说着,伸手搭在谢景宸的腕上,仔细诊脉。
片刻后,院判松开手,脸上露出笑容:“谢公子脉象虽弱,但已无大碍,只需安心静养,辅以这些药材调理,不出月余,定能痊愈。本院会将公子的情况如实回禀陛下,请陛下放心。”
谢景宸点头:“有劳院判大人了。”
太医院院判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便起身告辞。殷若璃送他到院门口,看着马车渐渐消失在晨雾中,心中的疑虑却越来越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赵珩走上前,语气带着不解,“陛下怎么突然关心起景宸了?之前景宸在边疆立了大功,陛下也只是赏了些金银,没这么大动静啊!”
陈瑜也皱着眉:“恐怕没这么简单。陛下此举,说不定是在向三皇子传递某种信号——毕竟这段时间,三皇子对我们步步紧逼,陛下不可能不知道。”
殷若璃转身看向房间的方向,谢景宸还在里面等着消息。她深吸一口气:“不管陛下的用意是什么,我们都得小心应对。帝心难测,这看似是恩宠,说不定也是一场试探。”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内,龙涎香的烟雾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皇帝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份奏折,却没有翻看,目光落在窗外重重宫阙上,神色平静,让人猜不透心思。
暗卫首领跪在地上,低着头,声音恭敬:“启禀陛下,太医院院判已按旨意,将药材送到谢景宸住处,并为其诊脉。谢景宸身体恢复良好,殷若璃等人应对得体,未有不妥之处。”
皇帝缓缓放下奏折,指尖轻轻敲打着紫檀木扶手,发出“笃笃”的声响。“哦?应对得体?”他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看来,那个叫殷若璃的丫头,倒比朕想象中更沉稳。”
暗卫首领不敢接话,依旧低着头。
皇帝沉默了片刻,继续说道:“积云寺的事,查得怎么样了?三皇子和白若薇,到底在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
“回陛下,”暗卫首领连忙回道,“积云寺那场火,是三皇子手下的死士放的,目的是销毁账册,嫁祸殷若璃等人。白若薇则暗中联络了积云寺的僧人,提供了谢景宸等人的行踪。另外,据查,谢景宸所中之毒,与白若薇手中的‘牵机引’成分一致。”
皇帝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指尖的敲打声也停了。“好,好得很。”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朕倒是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白氏女子,竟敢插手皇家事务,还敢对谢家的人下此毒手!三皇子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为了权力,连手足之情都不顾了!”
暗卫首领身子微微一颤,不敢抬头。他知道,皇帝虽然平时对皇子间的争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绝不允许有人越过他的底线——而三皇子和白若薇的所作所为,显然已经触及了这条底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