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晨送糖,货郎寻酥解嘴馋
山坞的冬日清晨,薄雾还没散尽,院外的石阶上凝着一层白霜,老槐树的枝桠在雾中若隐若现。陈晚星刚把灶房的铁锅烧暖,就听见院门口传来熟悉的铜铃声,抬头一看,是镇上的刘货郎,他推着独轮车,车上放着个陶瓮,瓮口盖着厚棉布,还冒着淡淡的热气。
“晚星姑娘,景渊兄,早啊!”刘货郎掀开棉布,陶瓮里装着些琥珀色的麦芽糖,“这是我从南方捎来的麦芽糖,熬得稠厚,想着你们做点心能用,就送些来。”他用木勺舀了点麦芽糖,拉丝绵长,甜香浓郁,“我家老婆子最近总说嘴里淡,想吃点脆甜的,你们做的点心酥脆,肯定能做出她爱吃的糖酥。”
晚星赶紧接过陶瓮,往屋里让刘货郎:“刘叔快进屋烤烤火,灶上刚煮了姜枣茶,您喝杯暖暖身子。”她尝了点麦芽糖,甜而不齁:“这麦芽糖果真好!拉丝又长,做芝麻糖酥肯定香脆,您是想给老伴换些解嘴馋的脆点心吧?”刘货郎坐在炕边,喝了口茶,笑着点头:“可不是嘛!冬天天冷,总想吃点脆的暖身子,以前在南方,过年都要做芝麻糖酥,现在自己做不好,就来麻烦你们了。”
这时谢景渊从储物间出来,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装着些黑芝麻:“刘叔来得巧,这是前几日张船夫送的黑芝麻,炒得香脆,正想着配麦芽糖做糖酥。”他打开布包,黑芝麻油亮发黑,带着焦香,“芝麻能补肝肾,麦芽糖能润肺,做出来的糖酥外脆内韧,冬天吃正好,还不粘牙。”
刘货郎眼睛一亮,从独轮车上取下个纸包,里面装着些熟面粉:“这是我筛好的熟面粉,加进糖酥里能防粘,还能中和甜味,你们试试。”晚星接过纸包,熟面粉呈米白色,细腻无颗粒:“熟面粉正好!能让糖酥的口感更扎实,还不用放太多糖,吃着清爽,刘叔您想得真周到。”
正说着,院外传来阿砚的声音,他背着画夹,手里拿着个新画本:“晚星姐姐!师父!我从镇上文具铺买了新画本,今天要把芝麻糖酥画下来,寄给小师妹!”他凑到陶瓮前,闻了闻麦芽糖:“这糖好香!比上次吃的还甜,做出来的糖酥肯定像小饼干一样脆!”
二、芝麻糖酥·外脆内韧款
- 适配场景:零食解馋、节日伴手礼、茶点搭配,常温密封可存20天(放入带盖铁盒,每层垫油纸),冷藏可存30天(食用前无需加热,直接食用即可,冷藏后口感更脆),口感外脆内韧,咬开后能看到均匀的芝麻颗粒,麦芽糖的甜香与芝麻的焦香融合,不齁不粘牙,适合秋冬季节作为零食,老人小孩都能吃,尤其适合喜欢脆甜口感的人群。
- 基础原料:
- 主料:刘货郎送的麦芽糖200g(选无杂质、拉丝长的,若结块需隔水加热融化)、谢景渊存的黑芝麻150g(选无杂质、炒过的,若未炒需提前小火炒5分钟至焦香)、刘货郎送的熟面粉50g(增加糖酥韧性,防粘)、中筋面粉100g(增加糖酥酥脆度,与熟面粉搭配使用)、黄油30g(融化后增加香气,可用猪油代替,口感略逊)、清水20ml(调节面团湿度,根据面粉吸水性调整)
- 辅料:白砂糖30g(调节甜度,根据个人口味可增减,麦芽糖本身有甜味)、盐1g(中和甜味,提升风味)、方形模具1个(20cm×15cm,内壁刷油防粘)、平底锅1个(炒芝麻和融化麦芽糖用)、木勺1个(搅拌麦芽糖和面粉,避免糊底)、刮刀1把(整理糖酥表面,确保平整)、保鲜膜1卷(包裹面团,防止水分流失)、菜刀1把(切糖酥,确保切面平整)、电子秤1台(称量原料,确保比例准确)
- 关键步骤:
1. 处理核心食材:
- 黑芝麻处理:黑芝麻放入无油平底锅,小火翻炒2分钟(炒至芝麻表面发亮,散发焦香,避免炒糊产生苦涩味);炒好后取出,放至室温,用擀面杖轻轻擀碎(保留部分颗粒感,口感更丰富),备用。
- 麦芽糖处理:将麦芽糖放入小碗中,加入20ml清水,隔水加热(水温控制在60℃左右,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麦芽糖糊化);用木勺不断搅拌,使麦芽糖完全融化(约3分钟,期间需不停搅拌,防止结块);放至温热,备用(温度过高会烫熟面粉,影响口感)。
2. 调制糖酥面团:
- 大碗中放入中筋面粉、熟面粉、白砂糖和盐,用刮刀轻轻翻拌均匀(确保粉类和糖、盐完全混合,无颗粒);加入融化的黄油,用手搓揉至面粉呈粗玉米面状(黄油与面粉充分融合,无块状黄油)。
- 将温热的麦芽糖倒入面粉中,用木勺边搅拌边揉成面团(揉至“三光”:盆光、手光、面团光,约5分钟,揉的时候若粘手,可在手上抹少量熟面粉);若面团过硬,可加少量温水调节;若过软,可加少量熟面粉,直至面团不粘手、有弹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