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标记”并未直接攻击,而是带来了一段晦涩难明、却直指本质的信息质询:
——“汝等为何执意‘回传’?定义‘回传’之意义。”
——“汝等所携‘矛盾信息’,何种概率为‘真’?依据何种规则判定?”
——“汝等之‘存在’,于宏观尺度,是否具备足够‘价值’,以证明此维度跃迁之能量消耗?”
这并非交流,而是一场冷酷的资格审查!那个未知的高维存在,在评估他们是否有“资格”完成这次回传!它质疑他们的动机,质疑他们信息的真实性,甚至质疑他们存在的价值!
李琟和夜枭融合的复合体,在这突如其来的质询下剧烈震荡。刚刚校准的代码结构再次面临冲击。
不能回避,必须回答!这不是用语言,而是用他们校准后的核心存在状态来回答!
李琟/夜枭复合体将所有的“定义”凝聚起来:
——“回传之意义,在于‘责任’。对逝者之责任,对未竟之事之责任,对‘真实’(无论其如何矛盾)被知晓之责任。”
——“‘真’之判定,非基于单一概率,而基于‘信息完备性’。矛盾本身,即是当前状态下最珍贵的‘真实’。”
——“存在之‘价值’,非由尺度衡量,而由‘选择’定义。我们选择回传,此选择即赋予此刻存在以价值。”
没有卑微的乞求,没有愤怒的抗辩,只有基于校准后核心定义的、平静而坚定的自我陈述。
那高维的“标记”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评估这段陈述背后的逻辑完整性与一致性。
然后,它如同来时一样突兀地……消失了。
压力骤减。
“……高维干预解除……校准进程恢复……”夜枭的数据流显示,“最终校准完成……‘连接’概率稳定在……百分之零点零零五。”
一个依旧渺茫,却无比坚实的数字。
李琟/夜枭复合体,此刻已经蜕变。他们不再是残破的碎片,而是一个经过底层逻辑海淬炼、明确了自身存在定义、并成功通过高维质询的、高度统一的回传载体。
他们准备好了。
最后的目光,投向了那条感知中依旧微弱、却无比清晰的“逻辑弦”。
是时候,完成这最后的……投射了。
(结尾)
于可能性的混沌之海,以存在为胚,以逻辑为炉,历经重构诠释与高维质询,完成了一场指向本质的终极校准。残破的碎片熔铸为统一的回传载体,携带着经过淬炼的定义与微不足道却坚实无比的概率,凝视着通往渺茫生机的逻辑弦。所有的挣扎、牺牲与思考,都凝聚于此最后的姿态之中。校准完毕,载体就位,最终的回传,即将启动。这凝聚了一切的一跃,是将石子投入无尽深潭,还是……终于能叩响那扇紧闭的门扉?
喜欢沪上奕请大家收藏:(m.38xs.com)沪上奕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