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虾饺怎么缩水了?"陈美娟用筷子戳着蒸笼里的小点心,"去年还饱满得像元宝,现在跟被门夹过似的。"
苏晓晓舀了勺皮蛋瘦肉粥,热气糊在眼镜片上。这家茶楼是她们高中时常来的,价格从人均三十涨到了八十,味道却一路下滑。
"将就吃吧。"她把粥吹凉,"现在什么不涨价。"
陈美娟放下筷子,凑近打量她:"你最近气色倒是不错,黑眼圈都淡了。用的什么护肤品?"
时机到了。
苏晓晓从包里摸出那支护手霜。纯白管身,没有任何标签,只在尾部刻着个看不懂的云纹。
"试试这个,朋友从国外带的。"
陈美娟拧开盖子,挤了点在手背。乳白色膏体迅速化开,一股清冽的药香弥漫开来,盖过了茶楼的油烟味。
"嚯,这味道..."她用力嗅了嗅,"像走进了中药铺子。"
"纯植物配方。"苏晓晓面不改色。这确实是真话——修真界的金银花和薄荷,应该也算植物。
陈美娟仔细抹匀,突然"咦"了一声。她翻来覆去看着自己的手背,又凑到窗边光线最好的地方。
"这手感..."她喃喃道,"比我那瓶八百多的La Mer还润。"
苏晓晓心跳快了半拍。她早知道修真界的东西不一般,但没想到差距这么大。
"你喜欢就留着用。"
"不行,这太贵重了。"陈美娟嘴上推辞,手却诚实地把护手霜塞进自己包里,"你那朋友还带别的吗?洗面奶有没有?精华液呢?"
"等我问问。"苏晓晓低头喝粥,掩饰嘴角的笑意。
成功埋下钩子了。
结账时陈美娟抢着买单:"就当护手霜的回礼。"走出茶楼又补了句,"你那微商渠道...要是需要线下展示,我店里可以腾个柜子。"
苏晓晓含糊应了声。理发店摆护肤品,这画面太美不敢想。
批发市场人声鼎沸。陈美娟熟门熟路地穿梭在档口间,跟老板们插科打诨,顺手把苏晓晓带来的"样品"塞给相熟的老板娘。
"阿娟你这护手霜哪进的?"化妆品区的老板娘追出来问,"好几个客人闻着味就来问了。"
陈美娟朝苏晓晓挤挤眼:"看吧,姐的带货能力不是吹的。"
苏晓晓笑笑,心里算着账。护手霜在修真界成本几乎为零,在现代却能卖出高价。但这样小打小闹,什么时候才能攒够五百上品灵石?
她需要更大的生意。
下午送走陈美娟,苏晓晓拐进了城西的中药材市场。这里比批发市场安静得多,空气中飘浮着上百种药材混合的复杂气味。
她先去了几家小门店,拿出用密封袋分装好的样品。
"这品相..."第一家店的老师傅推着老花镜,"小姑娘,你这药材哪来的?"
"老家山上采的。"这是她早就想好的说辞。
老师傅摇头:"我收药材四十年,没见过这样的。你看这灵芝,纹理密得跟工笔画似的,闻着药性也太冲了。"
连续三家都是类似反应。要么怀疑来历,要么压价到离谱的程度。
苏晓晓站在市场门口,看着手里纹丝未动的样品袋。修真界的普通药材,在这里反而成了异类。
最后她走进市场最深处那家"百草堂"。这是整条街最大的门店,玻璃橱窗里陈列着标价六位数的野山参。
接待她的是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胸牌上写着"经理 林永明"。
"请问有什么需要?"他语气温和,目光却锐利地扫过她简单的衣着。
苏晓晓拿出样品:"有些药材想请贵店看看。"
林永明打开密封袋的瞬间,表情变了。他取出放大镜,对着灵芝切片仔细看了足有五分钟,又掐了一点点放入口中。
"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猛地抬头,"您稍等,我请我们老师傅来看看。"
被称为老师傅的老人从内间走出,雪白的长须微微颤抖。他没用任何工具,只用手摸了摸药材表面,闭眼深吸一口气。
"小姑娘,"老人睁开眼,目光如电,"你这药材,不是凡品。"
苏晓晓后背渗出冷汗。她太着急了,应该先拿些普通货色试探的。
"家里传下来的。"她硬着头皮编,"祖上懂些药理,在深山里种的。"
老人与林永明交换了个眼神。
"这些样品我们留下了。"林永明恢复职业笑容,"如果方便,留个联系方式?价格好商量。"
走出百草堂时,苏晓晓手里多了张烫金名片。阳光照在"首席鉴定师 林永明"的字样上,反光刺得她眼睛发疼。
这反应不对劲。太热情了,热情得让人不安。
手机震动,是市集管理处的群发消息:「下月初一至初十休市,各位道友提前安排」
十天不能摆摊。刚交的包月费瞬间亏了三分之一。
她站在公交站牌下,看着晚高峰的车流。护手霜的小打小闹,药材生意的潜在风险,还有休市期的收入缺口...每个问题都像套在脖子上的绳索,慢慢收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