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克服记忆难关,她发明了“联想记忆法”和“口诀记忆法”,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在院子里一边踱步一边念念有词。
他们照着广播里说的考试时间,找来几张油印的旧试卷当模拟考。
每天晚上用墨水瓶改的沙漏计时,你考我我考你,常常熬到煤油灯都烧干了。
“这道题有三种解法,我倾向于第二种,更简洁。”
周明远在地上画着图。
“但题干里这个条件,是否可以引申出哲学上的矛盾论观点?”
梁斌总能将具体问题提升到理论高度。
“我记得类似的知识点在历史上有过体现,是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
赵红梅提供史实佐证。
“我们可以用一个物理模型来类比理解……”
苏婉宁则负责打通学科壁垒。
这种高效的思维碰撞,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远超死记硬背。
高强度的劳动加上无休止的复习,迅速消耗着每个人的体力。眼窝深陷、手指磨破成了常态。
赵红梅有次甚至在灶膛前背书时,累得直接睡着,差点烧着了额前的刘海。
物资依旧匮乏。几个人分食一个窝头、共用一瓶墨水是常事。但精神的支撑却无比富足。
苏婉宁会将姥姥信中鼓励的话语读给大家听,那句“传承非枷锁,而是根基”成了几人在疲惫时最好的强心剂。
周明远会在大家情绪低落时,故意用蹩脚的方言讲个笑话,缓和紧张气氛。
梁斌则会分享他听到的关于大学校园的只言片语,描绘那“象牙塔”的美好,激励大家前行。
赵红梅则用她无微不至的关怀,确保每个人至少能吃到一口热乎的,睡上几个小时的安稳觉。
备考的队伍在悄悄扩大。
之前犹豫观望的人,在看到苏婉宁他们的拼劲后,也默默拿出了书本。
喜欢征途与山河请大家收藏:(m.38xs.com)征途与山河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