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通是韩冲的副将,年约三十,身材中等,相貌普通,扔在人堆里根本不起眼,但身手矫健,心思缜密,擅长侦察和渗透,是执行这种任务的最佳人选。韩冲将凌风的命令和条件详细告知了周通,并反复叮嘱他,一定要小心谨慎,确保自身安全,尽可能地展现黑石城的诚意,争取策反金声桓。
周通郑重地接过命令,说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就算粉身碎骨,也要把城主的诚意带到,说服金声桓归附!”
随后,周通将三百名锐士分成十队,每队三十人,分别化装成不同的身份,有商队护卫、有流民、有货郎、有工匠,分批从黑石城出发,经江淮地区,前往武昌。
为了确保安全,他们避开了主要的官道,走的都是乡间小路和水路,一路上小心翼翼,避开了南明的关卡和清军的斥候。遇到盘查,他们就用事先准备好的身份和说辞应对,凭借着精湛的演技和周密的准备,一次次化险为夷。
与此同时,暗影的暗桩也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在武昌城内四处活动,搜集金声桓的动向,了解左军内部的情况,并暗中散播不利于清廷、张献忠和南明的消息,为周通的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而金声桓此时正处于极度的纠结之中。清廷的使者威逼利诱,张献忠的使者狂妄自大,南明的使者虚伪狡诈,让他心烦意乱。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做出决定,否则一旦局势明朗,他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周通率领的第一队锐士,已经化装成贩卖皮货的晋商,顺利潜入了武昌城。一场决定武昌命运,甚至影响天下格局的秘密接触,即将在这座风雨飘摇的古城中上演。
第490章 武昌易帜与江南震恐
崇祯十七年的初冬,寒风凛冽,刮在人脸上如同刀割一般。武昌城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之中,左良玉的灵堂就设在侯府内,白幡飘扬,哀乐阵阵,来往的官员将领们脸上挂着虚假的悲伤,眼神中却都透着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迷茫。城内的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大多关门歇业,只有巡逻的士兵来回走动,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仿佛随时都会断裂。
左良玉暴毙已过旬日,左梦庚仓促继位后,根本无法掌控局面。马士英派来的“钦差”仗着有南京撑腰,在城内指手画脚,肆意安插亲信,企图掌控武昌的军政大权;清廷的使者和张献忠的使者也频繁出入各大将领的府邸,加紧了策反的步伐;而左军内部的将领们则各自为政,互相提防,明争暗斗,整个武昌城就像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桶。
就在这诡谲的局势中,化装成贩卖皮货的晋商的周通,带着五名精干的“伙计”,推着几辆装满皮货的大车,通过暗影的秘密渠道,顺利进入了武昌城。他们的皮货都是从北方运来的,质量上乘,很快就引起了城内一些富商的注意,这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掩护。
进城后,周通按照事先约定的暗号,在城南的一处茶馆里与暗影的暗桩接上了头。暗影的暗桩是一个名叫老陈的茶馆老板,年约五十,身材微胖,脸上总是带着一副憨厚的笑容,谁也想不到,他竟然是黑石城安插在武昌的核心暗桩。
“周兄弟,一路辛苦了。”老陈一边给周通倒茶,一边低声说道,“金声桓现在就在府内,最近烦心事不少,清廷、张献忠、南明的使者轮番上门,他都快烦死了。不过他现在对各方都还在观望,没有下定决心。”
周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压了压心中的紧张,低声问道:“陈老板,金声桓的身边,有没有我们可以信任的人?我们直接上门求见,恐怕会引起他的警惕。”
“放心,”老陈笑了笑,“金声桓的副将李定国,是个明事理的人,他对清廷和张献忠都不感冒,对南明的腐败也很不满,之前我已经通过他的家人,给他递过话,他对黑石城的新政很感兴趣,也有归附的意愿。我已经跟他约好了,今晚三更,在城外的破庙里见面,到时候你可以通过他,见到金声桓。”
“好!”周通点了点头,心中松了一口气。有了李定国的引荐,事情就好办多了。
当晚三更,月黑风高,城外的破庙一片漆黑,只有几盏灯笼在风中摇曳。周通带着两名护卫,如约来到了破庙。刚走进庙门,就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将领站在那里,身边跟着几个亲兵,正是金声桓的副将李定国。
“你就是黑石城派来的使者?”李定国上下打量着周通,语气带着一丝警惕。
“正是在下周通,奉黑石城凌都督之命,特来拜见金将军。”周通拱了拱手,不卑不亢地说道,“李将军放心,我此次前来,并无恶意,只是想给金将军,给左军的兄弟们,指一条明路。”
李定国盯着周通看了片刻,见他神色坦然,不像是有诈,便点了点头:“跟我来吧,将军在里面等你。”
周通跟着李定国走进破庙的内殿,只见金声桓正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旁,手里拿着一盏油灯,眼神锐利地看着他。内殿里还有几个金声桓的心腹将领,一个个面色凝重,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你就是凌风派来的人?”金声桓率先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审视。
“正是。”周通躬身行礼,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封的信件,递了过去,“这是凌都督给将军的亲笔信,里面详细说明了我黑石城的诚意和条件,还请将军过目。”
金声桓身边的亲兵接过信件,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没有问题后,才递给了金声桓。金声桓接过信件,打开密封,借着油灯的灯光,仔细看了起来。信件的字迹苍劲有力,正是凌风的亲笔(由暗影高手仿写,盖有黑石城的特殊印鉴)。
信中言辞恳切,先是分析了当前的天下大势,指出了左军困守武昌的危局:北面有清军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南下;西面有张献忠野心勃勃,欲东出三峡;南面有马士英、阮大铖之流,欲吞并左军,鱼肉百姓;而左军内部派系林立,人心涣散,若不尽快做出抉择,迟早会被各方势力吞噬。
《穿越古代灾荒求生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三八小说小说网更新,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三八小说!
喜欢穿越古代灾荒求生记请大家收藏:(m.38xs.com)穿越古代灾荒求生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