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第七年,子时三刻。
听律之墙深处,幽光浮动如潮汐。
线清指尖悬在《清明总录》底层日志上方,冷汗悄然浸透袖口。
那枚突然弹出的加密文件夹静默悬浮,标题森然:《第七轮回推演·赎籍台存续方案》。
她从未见过这个编号。
更不可能存在——“第七轮回”尚未开启,所有推演系统都停留在第六序列,连地府主司都不敢轻言重启因果循环。
可眼前这份文档,不仅提前预设了第七轮变量模型,署名时间竟赫然是沈青梧重生前三年——彼时她尚是山野间背尸赶路的学徒,还未踏入宫门一步。
“这不可能。”线清喃喃,“除非……她早知道一切。”
她点开文档。
第一页便如雷霆劈落心头:
【清明司腐化路径预测:第三年,判魂织娘将因私情延缓三起冤案裁决;第五年,守门人断言旧伤复发,结界松动0.6%;第七年,若无外力干预,赎籍台将被权臣篡改名录,万魂审判失效。】
线清呼吸一窒。这些事,一件不差,全已发生。
往下翻,心理演变曲线跃入眼帘——萧玄策,大胤皇帝,人格稳定性从登基年起呈锯齿状波动,至沈青梧死后第四年开始陡升执念值,情感锚点锁定昭雪祠方位。
图表下方标注着一行小字:
“人性本不可信,但执念可塑。他若来,非为爱,而为不甘。此不甘,恰是律法之隙,亦为新生之机。”
再往下,是一个概率模型,冰冷精确得令人发指。
【问题:萧玄策是否会自愿守碑?】
【输入变量:帝王性格权重、权力依恋指数、悔意真实度、外界压力系数……】
【输出结果:98.7% 概率触发“焚名赎籍”行为】
【误差来源:未知情感突变因子(标记为“X”)】
线清手指颤抖。
这不是推演。
这是剧本。
仿佛她所经历的一切挣扎、恐惧、抉择,都不过是在按一部早已写好的命运之书行走。
而执笔之人,早在七年前就站在时间之外,俯视众生。
文档末页,只有一句话,墨色深沉如血:
若他来,律成;若不来,我亦备后手。
“后手?”线清猛地抬头,望向冥途深处,“你到底还藏了什么?”
与此同时,断言正立于听律之墙背面。
焦黑残臂贴上石面,佛眼中金焰跳动。
他奉命巡查结界边缘,却在无数计数痕之下,发现一道极细阴线,几乎与石纹融为一体。
那是用怨魂指甲蘸着黄泉露刻下的密文,历经百年风雨仍不消散:
春分第七年,花开不谢时,若彼仍守,吾当现真形。
断言瞳孔骤缩。
掐指推算天干地支、星轨运行、魂流周期——正是今年。
他还发现了更可怕的事:整座冥途结界的能量流向,并非如典籍记载那般单向供给律法运转。
相反,它构成一个闭环——沈青梧残识吸收人间执念,尤其是来自昭雪祠方向的强烈情绪,反哺结界强度;而结界又通过一种名为“守律花”的冥界植物,将信息反馈至守碑者心绪,形成精密的情感驱动系统。
换句话说,她在用自己的死亡,养活一套能操控人心的机制。
“她不是等他来。”断言低语,“她是……把自己变成了规则本身。”
两日后,西苑昭雪祠。
萧玄策已在此跪满九百九十九日。
风雪不止,青石裂痕纵横如蛛网,他的身影瘦削如枯枝,龙袍褪色,发丝尽白,唯有掌心那一道血痂始终未愈。
每夜子时,他都会以指尖蘸血,在碑前重写那个“等”字。
一遍,又一遍。
无人知晓,就在昨夜,线清冒险启动了禁忌之器——命契回溯镜。
镜中浮现的画面,让她的灵魂几乎冻结。
那是沈青梧临终一刻的真实场景。
没有悲鸣,没有挣扎,也没有对生的眷恋。
她盘坐于冥途中央,周身缠绕九重因果锁链,每一根皆由她亲手编织,贯穿生死两界。
其中一条直指乾清宫方向,末端铭刻条件:
连续守碑千日,且自愿弃名。
那一刻,她的意识并未溃散,反而愈发清明。
嘴角微扬,唇瓣轻启,说出一句从未录入任何记录的话语:
“这次,轮到我选你。”
话音落下,九链齐震,整个幽冥为之共鸣。
线清终于明白,为何沈青梧宁可消散也不回头——因为她根本没打算真正离去。
她在等。
等一个人,用最痛的方式,走进她布下的局。
而现在,千日之期将至。
风停了。
昭雪祠内,孤灯忽明忽暗。
萧玄策伏在碑前,终于支撑不住,缓缓倒下,陷入昏沉。
就在他闭目的刹那,意识坠入一片无边花海。
远处,一人素衣广袖,立于尽头。
手中执笔疾书,一页页判词飞入虚空,化作律条,铭刻天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