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实验”。她了解他的一切习惯——对温度的苛求、对糖分的抗拒、对未知物质的谨慎。这杯茶,在满足他所有“标准变量”要求(温度精准、成分明确无添加)的前提下,引入了“桂花香气”、“乌龙茶特有韵味”以及“制备者心意”这些无法量化的“非标准变量”。她在小心翼翼地拓宽他的感知边界。
徐卓远接过温热的杯子,指尖立刻传来恰到好处的暖意,与他内部设定的最佳接触温度完美匹配。他打开杯盖,一股清雅的桂花香混合着乌龙茶的醇厚气息扑面而来,形成复杂的嗅觉刺激。他低头看着澄澈的茶汤,内部系统高速运行,调用多个传感器和分析子进程。
【输入类型】:液态,可摄入。
【物理参数】:温度65.1°C(符合预期,误差在可接受范围±0.5°C内)。
【化学成分】:初步光谱分析无添加糖,主要成分为水、茶多酚、氨基酸、桂花挥发性油脂(初步识别为紫罗兰酮类化合物等),符合高品质茶叶及桂花观测特征。
【附加属性】:嗅觉感知单元检测到复杂挥发性有机物组合(识别到β-紫罗兰酮、芳樟醇等桂花特征香气物质+乌龙茶特有的橙花叔醇、茉莉内酯等)。视觉模块反馈色泽金黄澄澈,通透度高,符合观测标准。
【关联上下文】:赠予者:封瑶。场景:银杏树下,秋季。意图:明确表示为“非标准变量观测样本”。
【风险评估】:物理化学参数安全,赠予者信任度高,风险等级低。
他抬起眼,看向封瑶,那双总是如同深潭般平静无波的眼眸里,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名为“困惑但愿意探究”的涟漪。系统日志记录:【遇到新型复合感知样本,现有‘愉悦度’模型缺乏对应数据,启动探索性交互模式】。
“这个样本……”他斟酌着用词,力求准确,“其附加属性,特别是嗅觉维度的复杂化合物组合,以及其作为‘赠予’行为的象征意义……超出了我的常规食物饮品数据库范畴。目前缺乏量化其‘价值’或‘体验’的模型。”
“那就慢慢解析。”封瑶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如同秋日暖阳,带着鼓励,“就像你解析任何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一样,从一次观测开始,积累数据,修正模型。我们的‘协议’,不就是为了处理这些标准之外的、但有价值的数据吗?”
徐卓远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处理这条指令。然后,他做了一个让封瑶也有些意外的动作。他端起杯子,没有像往常对待未知液体那样只是浅尝辄止,而是小心地喝了一口,并让茶汤在口中停留了短暂的时间,以便味觉传感器充分采集数据。温热的茶汤滑过喉咙,带来一种不同于纯净水和标准功能饮料的、复杂的、分层的感官体验。
【味觉传感器反馈】:苦味(轻微,源于茶多酚,强度2/10)、涩味(轻微,瞬时,强度1/10)、回甘(延迟性,约1.5秒后出现,微弱但持续可检测,强度1.5/10)。【嗅觉后置反馈/鼻后嗅觉】:桂花香气与乌龙茶焙火香、兰花香融合,形成持续性低强度复合愉悦刺激,持续时间较长。
【生理反应】:未触发任何负面应激反应(如皱眉、吞咽困难)。心率、呼吸无显着变化。
【整体评估】:该“可摄入型非标准变量样本”物理安全性确认。其复合感官输入(嗅觉、味觉、触觉),暂时无法被现有‘愉悦度’或‘效用’模型完全量化,但初步判定为……非负面,且具有感知复杂性。建议进行多次采样以建立更准确的感知模型和偏好度函数。
他放下杯子,看向封瑶,非常认真地回答,如同在实验室汇报初步实验结果:“初步观测完成。样本复杂度较高,感官维度交织,需要多次采样、控制变量(如尝试不同水温、茶叶浓度)以建立更准确的感知模型和数据关联。”
封瑶看着他一本正经地分析一杯茶,仿佛在对待一个重要的科研项目,终于忍不住轻笑出声,眼弯如月。金色的银杏叶恰好在她身后缓缓飘落,构成一幅动态的、温暖而完美的图景。
“好啊,”她笑着说,语气轻快,“数据采集,可以长期进行。我这里还有不同烘焙程度的乌龙茶和不同产地的桂花,变量管够。”
徐卓远看着她的笑容,内部系统再次标记了那个【美学评估-未知触发源】的进程波动,同时关联到了【非标准变量实例-012】的记录。他暂时无法解析这个波动产生的确切因果链,但他基于优先级调度算法明确知道,与解析某个冷僻接口的通信协议bug、或是单纯优化情感识别模型的某个损失函数相比,解析眼前这个场景、这杯茶、以及这个笑容所带来的复杂、多模态数据流,其任务优先级被系统隐性地、持续地……提升了。
在漫天金黄的银杏叶下,他们之间那份独特的“协同协议”,再次无声升级。这一次,升级的核心,不仅仅是技术互助或社交协调,更是关于如何共同解析这个世界那些无法被简单量化的、温暖而复杂的“非标准变量”——从一杯茶的滋味到一个笑容的意义。而上一世所有关于青春、关于沟通、关于理解的遗憾与空白,正在被这一世笨拙却真诚的“观测”、“解析”与“协同”,一点点填补,重塑,写入新的、充满可能性的代码。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38xs.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