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还没有科技与狠活,这个镯子的水头,一看就不是凡品。
“快,快站一排。”刘嬷嬷回头吩咐黎娘和韵娘。
孩子们像小鸡仔一样,并不用吩咐,自动自发站成了两排。一排在黎娘身后,一排在?娘身后。
黎娘和?娘往旁边让了让,孩子们成夹角形站在了刘嬷嬷的对面。
“吴姐姐,这是京城最大的两家伢行了,经她们手,送出了许多人,都是不差的。”刘嬷嬷替两人说了好话。
刚刚两人都偷着给她塞了银子。
“吴嬷嬷,我敢打包票,再没有比我家的孩子更周全的了,您尽管挑拣。”?娘笑着说。
吴嬷嬷只笑了笑,并不达眼底。
她坐在小丫头给端来的椅子上。
刘嬷嬷只有站在她身边的份,可见她身份。
“从这边,一个一个说一下,自个叫啥名,几岁了,从哪里来。”刘嬷嬷指了指小桃。
黎娘这边,小桃站第一个,小满站第二个。
“吴嬷嬷安,刘嬷嬷安。小女叫小桃,兆兴人,今年12岁。”小桃行了礼,落落大方地回了话。
小满有了她打样,也跟着学舌:“吴嬷嬷安、刘嬷嬷安。小女叫姜小满,潞安府人,今年11岁了。”
两人口齿清晰,落落大方,吴嬷嬷和刘嬷嬷虽未表态,但面目平和,任谁看着都是满意的意思。
黎娘自觉脸上有光,胸挺得更高了。
小满旁边的小姑娘长得也很出挑,长眉细眼,眼尾上挑。
就像一只可爱的小狐狸。
她叫小草,十岁。
接下来孩子们年岁小了些,说话有些磕绊,但也都说了下来。
轮到?娘那边的孩子们就差了许多,不是说的不全,就是说的话太过乡土,别人听不懂。?娘的脸色越来越差,心中暗骂,便宜货色就是便宜货色,见真章的时候就只有丢脸的份了。
这个时候虽然没有普通话,但好似都有官话了,小满此刻才意识到,她们这边的孩子好似都在说同一种语言,也有乡土音,但不浓。
甚是奇怪。
卖孩子的人家有能力教孩子说官话?反过来,都有能力教孩子说官话的家庭咋会卖孩子?
喜欢公子向北请大家收藏:(m.38xs.com)公子向北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