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珠玄机初显
秦襄公将祖巫残血珠藏于贴身皮囊的第三日,西陲降下了一场罕见的甘霖。雨水穿透瘴气,在营寨的夯土墙上冲刷出蜿蜒的水痕,竟与血珠表面的金色纹路隐隐相合。正在帐中研究血珠的嬴开心头一动,猛地将血珠按在潮湿的地面上。
暗红色的珠子接触到雨水,突然释放出一圈淡金色的光晕。光晕所及之处,墙面上的水痕开始重组,最终化作一幅残缺的人体经络图——与中原炼气士流传的《灵枢经》图谱截然不同,这幅图的经脉更粗壮,穴位分布也更集中于胸腹腰背,像是为某种强悍的肉身专门设计。
"这是...《山海经》中记载的 “祖巫经络“?"巫祝衍捧着残破的竹简,手指在泛黄的帛书上快速滑动,"《大荒东经》说,十二祖巫以身躯为鼎炉,不循天地灵气,专炼自身精血。他们的经脉称 “血络“,能承载狂暴的本源之力。"
嬴开凝视着地面上的经络图,突然想起那日在岐山洞穴中涌入脑海的破碎画面:巨人挥舞巨斧劈开混沌,其体内奔涌的能量并非游走于四肢百骸,而是在胸腹间形成一个旋转的漩涡。他尝试着模仿那漩涡的轨迹,引导丹田内微弱的灵力运转,左臂的狼头印记立刻传来灼热的感应。
"君上!"帐外传来石的惊呼。少年修士不知何时闯了进来,正目瞪口呆地看着嬴 ——他胸腹间的衣襟下,竟透出淡淡的红光,与血珠的光晕交相辉映。
嬴开猛地回神,红光瞬间隐去。他看向石,发现这少年的眉心处萦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黑气——那是长期吸收西陲煞气留下的印记。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成形:若能将血珠的力量引入修士体内,或许能净化煞气,更能开辟出一条新的修炼之路。
当晚,他召集了族中最有天赋的十名修士,包括石和重伤初愈的玄伯。帐中央的石台上,祖巫残血珠悬浮在青铜灯的光晕中,表面的金色纹路如活物般流转。
"秦国的炼气士,"嬴开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中原修士眼中不过是蛮夷。他们说我们没有灵根,不懂吐纳,可今日我要告诉你们——"他猛地指向血珠,"真正的力量不在天地间,而在我们的血脉里!"
他将血珠贴近玄伯的眉心。老人起初面露痛苦,皱纹因灵力激荡而扭曲,但片刻后,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咳出的黑痰落在地上,竟发出滋滋的声响。当血珠移开时,玄伯原本灰败的脸颊泛起了一丝血色。
"煞气...我的经脉里,煞气在消退!"玄伯激动得声音发颤,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抚摸胸口,"这珠子的力量,能逼出体内的邪祟!"
石自告奋勇成为第一个尝试者。当血珠的光晕笼罩少年时,他突然发出一声痛呼,全身皮肤泛起血红色的纹路——正是地面上那幅祖巫经络图的微缩版。嬴开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指引石按照记忆中巨人漩涡的轨迹运转灵力。
半个时辰后,石大汗淋漓地瘫坐在地,但眼中却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彩:"君上!我感觉到了!丹田里面像是有团火在烧,以前运转 “淬火诀“ 时总卡壳的地方,现在...现在通了!"
二、血络初开惊变生
接下来的三个月,秦人的营寨变成了奇特的修炼场。
嬴开将祖巫经络图刻在巨大的石板上,置于泉眼旁。每日清晨,修士们便围着石板盘膝而坐,由他手持血珠引导,尝试开辟"血络"。这与中原修士的筑基法门截然不同:中原讲究引天地灵气入丹田,凝结气旋;而这种方法则是强行激发自身精血,以血珠的力量为凿,打通那些从未被发现的粗壮经脉。
过程充满痛苦。石在冲击"心脉血络"时七窍流血,玄伯因年老体衰,三次尝试都被血珠的反震弹飞,肋骨断了三根。最危险的一次,一名修士因急于求成,强行催动血珠能量,导致体内煞气与精血猛烈冲撞,整个人竟化作了一滩血水。
"这样下去不行。"衍看着石板旁新添的坟冢,忧心忡忡地对嬴开说,"血珠的力量太霸道,我们的修士根基太浅,就像用钝刀劈巨石,迟早会崩裂。"他摊开那卷从岐山石室找到的兽皮古卷,"上面记载着 “血祭之法 “,或许... 我们需要祭品来缓冲能量。"
嬴开的目光落在古卷的插图上:画面中,赤砂部人将妖兽精血涂抹在经络图上,血珠的光芒便会变得柔和。他想起那些被金瞳豹守护的庚金灵脉,心中有了主意。
三日后,石带着狩猎队回来了。他们不仅带回了三头烛阴蜥,还押回了一只活的蚀骨蚊蜂王——这种体型如马驹的恐怖飞虫,尾针蕴含着最精纯的煞气,正是血祭所需的关键祭品。
祭祀在月圆之夜举行。嬴开将祖巫残血珠嵌在石板中央,石和其他修士按照奇门遁甲中的 "休、生、伤、杜" 四门站位。衍手持骨刀,依次划破烛阴蜥和蚀骨蚊蜂王的喉咙,将滚烫的精血淋在经络图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