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的目光落在她身上,那眼神似乎能穿透她外在的恐惧与脆弱,直接触及她内核中那份未曾泯灭的良善与坚韧。“一种…与生俱来的,对‘存在’状态的感知。”他给出了一个依旧模糊,却更接近本质的回答,“就像有些动物能预知地震,能感应磁场。我所能感应的,是这种…规则‘机制’所散发出的‘场’。”他顿了顿,补充道,“或许,正是因为你们的存在,你们散发出的‘情绪’,本身也是这种‘场’的一部分,我才能借此窥见一斑。”
这个解释,将众人的自身状态与规则的感知联系了起来,让他们似乎摸到了一点门道。
“你的意思是,”李教授的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将这套理论纳入他的认知体系,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提高,又立刻警觉地压低,“规则并非静态的屏障,而是一个动态的、受内外因素影响的‘系统’?它的‘反应阈值’,会随着环境,尤其是…随着我们这些‘闯入者’的集体心理状态而浮动?”
“非常接近。”沈砚给予了肯定的眼神,“而且,我认为,我们散发出的‘集体情绪’,不仅仅是影响因素,更可能是…一种‘能量源’。”
“能量源?”赵明喃喃自语,似乎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是的。”沈砚的目光扫过众人,变得异常锐利,仿佛要剖开每个人的内心,“恐惧、绝望、怨恨、疯狂…这些强烈而负面的情绪,如同…污浊的燃料。”他找到了一个相对贴切的比喻,“它们会‘喂养’规则的警惕性与攻击性,让这片空间的‘排异反应’变得更加剧烈和频繁,更容易主动‘吸引’那些游荡的诡异,降低我们触发毁灭的临界点。”
他清晰地回想起,当那“沙沙”声响起,人群陷入集体恐慌时,空气中那规则“场”骤然绷紧、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般躁动起来的感知。
“反之,”他话锋一转,声音依旧平稳,却仿佛带着一种引导的力量,目光再次掠过林晓和她怀中安睡的小女孩,“镇定、理智、协作,甚至…发自内心的善意与希望,这些情绪,或许无法直接‘关闭’规则,但有可能像…‘净化剂’或‘缓冲垫’。”他斟酌着用词,“它们能一定程度上‘中和’那些负面燃料,略微‘安抚’规则的躁动,降低其‘敏感性’,为我们争取到更宽松的生存间隙,甚至…可能影响规则‘注视’的优先度。”
他脑海中浮现出林晓分出饼干时,那在绝望的集体情绪场中,如同投入油锅的一滴清水般炸开的、微弱却真实的温暖波动。虽然转瞬即逝,但它的确存在过,并短暂地让规则的“恶意”产生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迟疑”。
这番抽丝剥茧般的阐述,如同在绝对黑暗的密室中,突然打开了一道缝隙,刺眼的光芒瞬间涌入,照亮了此前完全未知的战场规则!
规则并非上帝掷出的、不可更改的骰子!它的运作,竟然与他们这些渺小闯入者的内心世界息息相关!
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完全被动等待裁决的囚徒!他们自身的情绪与意志,成了可以在这绝境中与之周旋的、唯一的武器!
“所以…所以我们越是哭喊,越是害怕,就等于在给自己挖坟墓?”那个之前失声的年轻男人此刻脸色煞白,后知后觉地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
“可以这么理解,但需要更精确。”沈砚冷静地修正,“恐惧是生物本能,无法,也不必完全根除。但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它,控制它,而不是被它淹没和主宰**。尤其是要避免陷入**集体的、失控的恐慌螺旋**。那无异于在黑暗中点燃篝火,主动吸引猎食者。”
李教授深吸一口带着霉味的空气,眼神灼灼发亮,仿佛发现了新大陆:“这就完美解释了之前的许多矛盾!为什么有时候看似没有触犯任何已知‘条款’,诡异的袭击也会不期而至!很可能就是因为当时人群的集体恐惧值突破了某个隐性的阈值,如同达到了沸点,主动‘呼唤’了规则的清理机制!”
赵明也彻底明白了过来,他用力抹了把脸,试图振作精神:“也就是说,我们聚在一起,如果各自都被恐惧吞噬,互相传递负能量,就是在加速死亡?我们必须…互相支撑,努力保持冷静,甚至…要主动传递一些…正面的东西?”他说出“正面的东西”时,自己都觉得有些拗口,在这绝望之地显得如此奢侈。
“这是目前看来,最有可能提高生存概率的‘主动策略’。”沈砚给出了明确的结论,“**掌控内心,即是防御**。”
门厅内陷入了一种全新的、充满张力的寂静。不再是绝望的真空,而是被激烈的思考与认知颠覆后的震撼所填充。
沈砚构建的这幅图景,彻底重塑了他们与这个诡异世界的关系。规则从不可知的神罚,变成了一个可以分析、可以互动、甚至可以通过调整自身来施加微弱影响的复杂系统。尽管他们依旧渺小如尘埃,依旧在刀尖上跳舞,但至少,他们找到了一条可以主动行走的、哪怕布满荆棘的小径——**向内审视,掌控心灵的航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