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的靴底踩在青石板上,发出“啪嗒”一声轻响。雨水顺着他从2077年带来的冲锋衣下摆滴落,在脚边积起的水洼里漾开圈圈涟漪。
他抬头望去,细雨朦胧中,一座古朴的驿站轮廓渐显,檐角的铜铃在风中轻轻摇晃,发出清越的声响——没有电子合成音的冰冷,没有机械运转的轰鸣,只有纯粹的、属于公元745年的声音。
一、竹林遇故人
“客官,请随我来。”那名叫杨玉环的女子翻身下马,动作轻盈得不像养在深闺的贵女。她身后的护卫早已上前,熟练地将马匹牵往驿站后院的马厩,其中一人路过青林身边时,目光在他身上那件深蓝色冲锋衣上停留了片刻,眉头微蹙,显然对这种从未见过的布料充满疑惑。
青林亦步亦趋地跟着杨玉环走进驿站。门楣上悬挂的“临皋驿”匾额被雨水打湿,墨色的字迹透着古朴的力道。屋内暖意融融,靠墙的炭盆里燃着银丝炭,火苗跳跃,映得墙上挂着的几幅山水画明暗不定。几个穿着粗布短打的驿卒正围坐在角落的木桌旁,就着昏暗的油灯清点文书,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与窗外的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妙的韵律。
“店家,来两间上房,再加些热食。”杨玉环解下腰间的蹀躞带,将挂在上面的玉佩、香囊一一取下,放在手边的桌上。青林注意到那枚羊脂白玉佩上雕刻的凤凰图案,线条流畅,神态逼真,绝非现代机器批量生产的工艺品可比。
店家是个约莫五十岁的老者,脸上布满风霜,却透着一股精明。他一眼就看到了青林,眼神在他那件拉链式冲锋衣上转了两圈,又飞快地移开,对着杨玉环拱手笑道:“杨小姐里面请,上房早就给您备好了。只是这位客官……”
“他是我路上遇到的朋友,一同安排便是。”杨玉环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店家连忙应下,转身吆喝着店小二准备吃食。青林心中微动,他知道,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一个陌生男子能被这位身份显然不一般的女子如此对待,绝非寻常。
“青公子,”杨玉环端起店小二递来的热茶,轻轻吹了吹,“看你的衣着打扮,不像是中原人士,不知家乡在何处?”
青林握着温热的茶杯,指尖传来的暖意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他斟酌着开口:“在下家乡甚远,那里的风土人情与中原大不相同。”他不敢说得太多,生怕言多必失。在2077年的三个月里,他早已学会了谨言慎行。
杨玉环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却没有追问,只是浅浅一笑:“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公子既然要去长安,正好与我同行。这一路山高水远,多个人也好有个照应。”
青林心中感激,正欲道谢,却见驿站门口一阵骚动。几个穿着黑色劲装的男子走了进来,为首一人身材魁梧,满脸虬髯,腰间挎着一把弯刀,眼神锐利如鹰。他一进门,目光便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杨玉环身上,脸上露出一丝恭敬,却又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
“杨小姐,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您。”那虬髯男子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如钟。
杨玉环放下茶杯,淡淡道:“安禄山,你不在范阳驻守,跑到这临皋驿来做什么?”
青林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安禄山?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他可是引发安史之乱的关键人物!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男人,只见他虽面带恭敬,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野心,与历史记载中那个善于伪装的枭雄形象不谋而合。
安禄山哈哈一笑,露出一口黄牙:“属下奉陛下之命,回京述职。路过此地,恰逢大雨,便进来歇歇脚。没想到竟能遇到杨小姐,真是缘分。”他的目光转向青林,带着几分探究,“这位是?”
“我的朋友,青林。”杨玉环语气依旧平淡,却不着痕迹地将青林挡在了身后。
安禄山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却也没有多问,只是拱了拱手:“既然如此,那属下就不打扰杨小姐和青公子了。”说罢,便带着手下转身去了隔壁的桌子。
青林松了口气,后背已惊出一身冷汗。他没想到,自己刚到这个时代,就遇到了如此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看向杨玉环,只见她端着茶杯,神色平静,仿佛刚才只是遇到了一个再寻常不过的路人。
“青公子,不必紧张。”杨玉环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轻声道,“安禄山虽是武将,却也不敢在我面前放肆。”她顿了顿,又道,“只是这长安,看似繁华,实则暗流涌动。你初来乍到,凡事还需小心。”
青林点了点头,心中对这位女子的身份更加好奇。能让安禄山如此忌惮,又姓杨,难道她与那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有什么关系?
正思忖间,店小二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走了进来。一盘红烧肘子,一碗清蒸鱼,还有几碟时令小菜,香气扑鼻。青林早已饥肠辘辘,也顾不上客套,拿起筷子便吃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