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洞的纳米石猴
公元前578年的花果山弥漫着奇异的甜香。
青林趴在水帘洞的钟乳石上,看着那群通臂猿猴用石斧劈砍桃树,突然被一股毛茸茸的力量拽住衣领。
三天前他还在中科院量子信息实验室调试量子纠缠态,现在却成了掉进瀑布的采药人——而眼前这个金光闪闪的猴子,正用琥珀色的瞳孔扫描他的脑电波。
"你身上有'定身法'的气息。"石猴突然开口,指尖弹出的毫毛在空中组成复杂的结,"但又不是天庭的术法,倒像是...星辰运转的纹路。"
青林的量子探测器(穿越时嵌入腕表的装置)疯狂报警,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显示:这只猴子的神经元密度是人类的700倍,每根毫毛都含有类似超导材料的纳米结构,而水帘洞的瀑布其实是被某种力场约束的粒子流——所谓的"水帘",是肉眼可见的量子结界。
当晚,他被带到水帘洞深处。数万只猴子围着一块发光的晶石跪拜,晶石投射的全息影像里,盘古开天的混沌之气正在凝结成星系。
石猴摘下自己的一根毫毛贴在晶石上,影像突然切换成微观世界:无数纳米机器人在修复受损的猴脑神经元。
"这是'女娲补天石'的核心。"石猴的尾巴卷着一枚桃核大小的金属球,"三万年前,补天剩下的五色石坠在这里,里面藏着'造化之术'。你看这些纹路,"他用爪子划出星图,"其实是宇宙的源代码。"
探测器显示金属球是某种量子存储器,而晶石则是能量放大器。当青林将自己的腕表贴近晶石,整个水帘洞突然亮起,瀑布的粒子流组成一行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需量子纠缠态密钥解锁"。
跨海扁舟的曲率引擎
两个月后,青林坐在石猴用巨木削成的船上,看着东海的波涛在船舷边化作量子泡沫。这只自称"孙悟空"的猴子显然掌握着超越时代的物理法则:船底刻着的符文其实是反重力装置的电路图,桅杆上的猴毛能根据星象自动调整航向,甚至船帆的经纬密度,都严格符合流体力学的最优解。
"凡人以为这是法术,"悟空用金箍棒(后来青林才知道这是某种高密度合金柱)搅动海水,激起的漩涡中浮现出原子模型,"其实不过是玩弄'力'的把戏。你看这海水,拆到最小最小,都是些不停转圈的小东西,跟天上的星星一样。"
当船行至东海龙宫,青林见识了更惊人的技术。龙宫的珊瑚墙是由生物纳米材料构成,能随海水压力自动调节硬度;虾兵蟹将的盔甲上布满微型传感器,能预判攻击轨迹;就连龙王的定海神针,都在发出稳定的引力波频率——这根本不是神话里的宝物,而是高度发达的外星科技。
"他们把'规则'当成了'神'。"悟空在龙宫里大闹时,悄悄对青林说,他的火眼金睛(实质是高频射线扫描仪)正穿透墙壁观察能量核心,"那根铁柱子能随心意变大变小,不过是能控制自身的量子纠缠态罢了。你实验室里的那些小珠子,不也能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却知道对方在干什么?"
探测器突然与龙宫的能量核心产生共振,青林的眼前闪过无数画面:外星飞船坠毁在花果山,五色石其实是飞船的能量核心,而悟空是外星文明用基因技术创造的生物兵器。所谓的"石猴出世",不过是一次成功的克隆实验。
斜月三星洞的算法菩提
抵达灵台方寸山时,青林才明白"斜月三星"的真正含义——那不是山名,而是三维坐标。洞口的瀑布形成的干涉条纹,实则是量子计算机的开机密码。当悟空用尾巴甩出特定频率的声波,瀑布突然分开,露出里面由水晶组成的巨大建筑群。
"须菩提祖师?那是老猴子给自己起的代号。"悟空领着他穿过悬浮的石桥,桥栏上的符文在脚下组成二进制代码,"他其实是坠毁飞船的最后一个维修机器人,这些年一直在教我怎么修复核心。"
在主殿的水晶柱里,青林见到了所谓的"菩提祖师"——一个由光粒子组成的全息影像,正用不同星系的语言讲解宇宙法则。当影像切换到生物工程模块时,悟空突然兴奋地跳起来:"就是这个!我学会了怎么让毫毛变成小猴子,其实是基因复制技术!"
接下来的七年,青林成了悟空的"同窗"。他看着这只石猴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三天掌握量子通信(七十二变的本质),七天精通物质重组(筋斗云其实是曲率驱动),甚至能凭直觉写出统一场论的公式——那些被后世称为"法术"的本领,全是基于高等物理的技术应用。
"你看这'隐身法',"悟空在课堂上演示,身体逐渐变得透明,"不过是让体表细胞发出与环境相同的光波频率。凡人看不见,是因为他们的眼睛跟不上这么快的变化。"他突然凑到青林耳边,"祖师说我的基因序列里藏着宇宙的终极答案,等我学会了,就能把整个星系揣进耳朵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