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入学没有引起轰动。
像李元青这种例子的学生,来自全世界的,简直不要太多。
第一年,他很低调,泡在课堂、图书馆疯狂汲取关于拍摄电影的知识。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
哪怕老天爷赐予了他一座金山,他也要自己想办法去开采。
就这样过去两个学期。
李元青意识到一件事。
纸上学来终觉浅。
他要去实践!
家里每月会给他打十万美金,一般情况下用不完,十几个月的剩余积累,卡里还剩八十多万美金。
所以他是有资本去尝试的。
好莱坞大片拍不了,难道小成本电影还不行?
接着他拉室友亚当入伙,准确来说是雇佣亚当担任自己的电影制片人。
亚当也非常人,他的叔叔在电影行业深耕多年,独立电影界有名声,好莱坞八大递过橄榄枝,目前在哥伦比亚公司任职。
有了亚当的帮助,李元青成功拍了两部电影。
《彗星来的那一夜》和《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直接通过亚当叔叔的关系,找到了哥伦比亚影业公司代为发行。
去院线不太现实,因为电影里完全没有大咖,宣发费用会比制作成本高太多,哥伦比亚公司不是慈善家,李元青自己也掏不出多少宣发费用,所以只能走DVD渠道。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也是有算盘,支持了一位新人导演,在电影圈里赚一点点名声,要是电影质量不错,他们还能赚个渠道分成,名利都不落。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两部电影不仅赚了钱,还是大赚!
这两部电影在DVD市场的情况堪称爆火!
每月给李元青支付的利润分成,至少六十万美金!
特别是哥伦比亚公司发现有利可图,专门追加了一笔宣发,营销“东方小子带来的哲学科幻”。
当月DVD销量暴涨五倍。
《彗星来的那一夜》更是被哥伦比亚推上院线,在三个月内,奇迹般捞了一千四百万美金票房。
要知道,这两部电影的成本加起来都不超过十万美金。
李元青成了南加州大学电影电视学院冉冉升起的导演新星,亚当则是有潜力的金牌电影制作人。
李元青赚到了一笔更大的财富,不再需要家族为他支出,他争取到了更大的人生自主权。
同时他发现,有更多人盯上了他。
攀高枝的人(不分男女),想合作的公司(不分大小),想要关注热度的媒体(不分中外)。
他好像失去了部分自由。
为了远离纷扰,李元青选择继续拍电影,一头扎进了剧组。
接连拍了一部短片《宵禁》和一部长片《充气娃娃之恋》。
凭借学校师长的影响力,加上李元青肯花钱做公关的果决。
两部影片都顺利入围第73届奥斯卡。
前者提名最佳真人短片,后者提名最佳原创剧本。
2001年3月25日。
神圣大礼堂。
李元青和李安一前一后登上领奖台领取属于各自的荣誉。
国内无数报纸报道了两位李姓导演为国争光的瞬间。
当然,内地大部分报纸使用的照片是李元青,这后面也有家族的助力,尤其是爷爷李永溪,联系了媒体朋友,连篇累牍的报道李元青的天才事迹。
既然孙子想要成名,爷爷自然要帮帮场子。
更何况,十七岁就能站上奥斯卡,拍电影赚刀乐,这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报道素材。
李元青虽然还没有回国,可国内电影界都知道有这么号人物。
大伙还没打入好莱坞,他却已经在好莱坞有了代表作。
李元青的脚步没有停下。
虽然《充气娃娃之恋》帮助他拿到了奥斯卡提名,可票房成绩一般,连《彗星来的那一夜》都不如。
因此,他又拍一部新电影。
《朱诺》。
男女主角请来了克里斯和斯嘉丽出演。
提前凑齐美队和寡姐,满足了李元青一点恶趣味。
最后拍摄过程也很顺利。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更是提前预定了电影公映。
只要电影制作完成,就能随时登陆院线。
不过,李元青也没想到斯嘉丽好像对他有些想法。
两人曾打电话至深夜,也曾在一起逛街、看电影。
李元青确实有许多关于未来的记忆,可他只是走马观花,人生阅历并没有得到增长。
他也不敢确定,自己和斯嘉丽算是暧昧还是纯粹的朋友。
并且,他没有心动的感觉。
最后这一点至关重要。
他不知道未来会面对什么,或许是被渣女伤透心,又或许是和正缘相守相伴,又或者前半生甜蜜,后半生两看相厌。
无论自己拿到了哪个剧本。
单论当下,他想找个能让自己心动的女人。
李元青也不知道为什么。
在前往纽约的旅途中会如此思绪纷杂。
想了很多事,又好像什么也没想。
直到看见姐姐李元欣,他的心情才变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