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也补充道:博尔术大人说得对。这些工匠能制造先进的武器,学者能帮助我们治理新征服的土地。屠杀他们,就是毁掉我们自己的未来。
博尔术继续恳切陈词:大汗志在建立万世基业,不仅要征服土地,更要征服人心。留下普通百姓,让他们继续耕作、经商,这座城市就能永远成为大蒙古国的粮仓和兵库。
成吉思汗被说动了。他下令:只处决少数负隅顽抗的将领,赦免所有投降的守军,保护城中工匠和学者,普通百姓各安其业。
这个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消息传开后,后续许多城市都选择不战而降,大大加快了蒙古西征的进程。博尔术的远见,为蒙古帝国保存了宝贵的智力资源和物质基础。
在接下来的征战中,博尔术继续发挥稳定军心、匡正策略的作用。当蒙古军进军至阿姆河流域时,遇到了一种全新的作战环境——炎热干燥的气候、复杂的水系网络。
许多来自蒙古草原的士兵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战马也因为不适应当地的饲料而消瘦。军心开始浮动,一些士兵甚至产生了思乡情绪。
博尔术及时向成吉思汗建议:陛下,我们应该调整作战节奏。在炎热的中午休息,早晚凉爽时行军。同时学习当地人的经验,改用适合此地环境的饲料喂养战马。
他还建议成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收集当地的情报和经验。我们要向被征服者学习,博尔术说,他们的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统治这片土地。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征服玉龙杰赤后,面对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博尔术再次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当时有将领提议拆毁城中的图书馆,认为那些书籍都是异端邪说。
博尔术却力排众议:知识没有善恶,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这些典籍中可能包含着治理国家的智慧。他建议将这些典籍运回蒙古,并招募当地的学者进行翻译整理。
这个建议虽然当时没有被完全理解,但却为后来蒙古帝国吸收各文明精华、建立多元文化共存的统治模式奠定了基础。
西征三年,博尔术虽然年事已高,但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他不仅在西征军事上屡献奇策,更在治理新征服领土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远见的建议。
成吉思汗曾经感慨地对左右说:博尔术就像草原上的老骆驼,平时不显山露水,但在最艰难的时刻,总能找到前行的方向。
喜欢历史奇人传请大家收藏:(m.38xs.com)历史奇人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