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晚八点。
仁泽临时总部大楼顶层的小会议室,再次成为风暴中心。窗外,园区灯火通明,新入职的员工们仍在熟悉环境或进行初步培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初创期的蓬勃与忙碌。室内,灯光将张立峰、陈树清、万一乐三人的身影投在墙面的巨大投影上。
张立峰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正显示着银行账户的余额页面。那串长长的数字,代表着足以让任何药企疯狂的资本力量。
“各位,”张立峰的声音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喜悦和压力,“截至今日下午五点,‘维髓元’(诺西那生钠优化版)16.8亿转让金,已全额到账!加上之前贝林妥单抗的14亿,我们账上能动用的现金,总计30.8亿人民币!”
他切换投影,一份极其详尽的资金分配规划表呈现在眼前:
“资金分配如下(单位:人民币):
1. 研发大楼建设(两栋):首期投入¥400,000,000(4亿)。支付鼎和建筑公司前期款项(设计深化、场地平整、基础施工、首批建材采购)。确保主体结构按计划推进。
2. 中试车间建设(四栋)及旧厂房改造:作为最高优先级,首期投入 ¥700,000,000(7亿)!支付鼎和公司更大比例前期款,并要求其调配最优资源,确保中试车间主体结构同步甚至略快于研发大楼封顶。其中旧厂房改造首期投入 ¥200,000,000(2亿),务必在1-2个月内完成GMP适应性改造,形成初步中试/小生产能力。
3. 尖端科研仪器采购(首批): ¥300,000,000(3亿)。根据陈教授团队梳理的四大新项目(脑卒中、糖尿病、肺癌、慢阻肺)核心需求清单,以及现有项目(ALL、SMA)深入优化所需的关键设备(如超高分辨率质谱、冷冻电镜使用权、高通量筛选平台、类器官培养系统等),立即启动全球采购流程。
4. 人员薪酬福利及运营保障(未来12个月):¥500,000,000(5亿)。覆盖现有87人及新招聘628人共计715人的薪资、奖金池预留、五险一金、办公耗材、水电网络、安保、日常维护等。确保团队无后顾之忧。
5. “星辰计划”成就奖金池: ¥100,000,000(1亿)。用于激励突破性成果(无论大小项目)和杰出个人,细则由陈教授牵头制定。
6. 新项目启动种子基金: ¥240,000,000(2.4亿)。专款专用,支持四大新项目及未来可能立项的其他方向,用于前期探索性实验、特殊试剂、小型设备、专利申请等。
7. “仁泽之光”救助基金(一期): ¥100,000,000(2亿)。
8. “薪火相传”感动基金(一期): ¥100,000,000(2亿)。
9. 风险预备金:¥200,000,000(2亿)。应对突发状况、汇率波动、原材料涨价等。
总计支出:¥2,840,000,000(28.4亿)。剩余:¥240,000,000(2.4亿)作为机动储备。
“鼎和方面已收到通知,明日即可启动首批款项支付,中试车间和研发大楼将同时破土动工!”张立峰语气斩钉截铁,“物资和人力将优先向中试车间倾斜,确保其按期甚至提前交付,这是我们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患者希望的命脉!”
他接着汇报了人员招聘的辉煌战果:
“过去五天,我们组织了史无前例的线下面试马拉松!累计面试人数:3127人!最终录用:628人!录用率约20%,宁缺毋滥。”他点开人员结构图:
行政、后勤、安保:原计划100人,已招52人(优先保障核心职能,例如食堂20人,保安24人,部分岗位如前台、普通文员等暂缓,由现有人员兼任)。
研发体系(两栋实验大楼):
西医大楼(9层满编规划):已招募317人。
ALL项目组(优化):10人(含陈树清等核心)
SMA项目组(维髓元后续优化):10人(含小赵)
脑卒中及心脑血管项目组(理论准备):33人(由陈古、李乐领衔)
肺癌及恶性肿瘤项目组(理论准备):33人(由许冬、刘欣领衔)
糖尿病及肾衰竭、干细胞疗法项目组(理论准备):33人(由徐涛、李存领衔)
慢阻肺及尘肺病项目组(理论准备):33人(由张望、林薇领衔)
感染性疾病层:6人(项目不明确,无负责人,自由探索)
遗传性疾病层:4人(同上)
脂肪肝项目组:23人(由林诗负责,6月19日招募)
腰椎病及脊柱疾病项目组:33人(由唐立志负责,6月20日招募)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项目组:33人(由李海棠负责,6月20日招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