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宇坐在炕沿上,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里像被米酒泡过似的,暖融融的。他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他托上海的同学寄来的几块水果糖,包装纸亮晶晶的,有橘子味、苹果味。“给孩子们分了吧。”他把糖递给苏婉清,指尖碰在一起,两人都像被烫了似的,飞快地移开了目光。
天黑时,仓库门口挂起了灯笼,是二柱扎的,外面糊着红纸,画着金灿灿的稻穗,灯光透出来,把雪地染成了暖黄色。年夜饭摆在队部的大桌上,猪肉炖白菜冒着热气,白面馒头堆得像小山,林默带来的酱豆被盛在瓷碗里,红得发亮。
张队长端起米酒碗,声音洪亮:“今年咱东洼的‘沪粳七号’创了高产,这得谢谢浩宇、婉清,还有咱新来的小林!”他把酒碗往桌上一磕,“明年,咱把试验田扩到五十亩,让全县都跟着咱学!”大家跟着起哄,碗碰碗的声音、笑声混在一起,震得窗户纸都嗡嗡响。
林默喝了口米酒,辣得直伸舌头,却咧着嘴笑:“杨哥,婉清姐,我娘来信了,说让我好好跟你们学,将来也当育种员。”杨浩宇往他碗里夹了块肉:“好好学,这土地不亏人,你对它上心,它就给你长好庄稼。”苏婉清也笑着说:“开春教你浸种,那可是技术活。”
饭后,孩子们在雪地里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惊得远处的狗汪汪叫。杨浩宇和苏婉清站在仓库门口,看着暖窖里透出的微光——林默在里面守着稻种,说是要学去年的杨浩宇。屋檐下的红灯笼随风摆动,把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在雪地上交叠在一起。
“张教授说,”苏婉清忽然开口,声音被风吹得轻轻的,“等开春,就把我调到县农科所去,跟着他做育种研究。”杨浩宇心里咯噔一下,像被什么东西撞了撞。他望着苏婉清的侧脸,灯光在她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忽然觉得有好多话想说,却堵在喉咙口,说不出来。
“那……挺好的。”他憋了半天,才说出这么一句。苏婉清转过头,眼里的光像灯笼里的火苗,明明灭灭:“我没答应。”她顿了顿,声音清晰起来,“我说,东洼的试验田离不开人,我得留下。”
杨浩宇愣住了,看着她眼里的光,忽然觉得这初夕的雪一点都不冷,连风里都带着甜意。远处的鞭炮又响了,炸开的火星落在雪地上,像撒了把星星。他想起刚到北大荒的那个除夕,一个人坐在炕头,听着别人家的笑声,觉得自己像粒被遗忘的种子。可现在,他身边有了并肩的人,有了牵挂的田,有了说不出却能懂的心意。
“开春,”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比鞭炮声还响亮,“咱先把河湾的渠挖通,再育两棚新苗,让林默跟着学嫁接!”苏婉清笑了,眼里的光比灯笼还亮:“好啊,我把账本腾出来两页,专门记新苗的生长数据。”
仓库里的暖窖透出橘黄色的光,像大地的心跳。杨浩宇知道,这北大荒的冬天再长,也挡不住春天的脚步——就像这除夕夜里的星火,落在雪地上,落在人心里,就能点燃一整个季节的希望。冻土下的种子在等待,田埂上的脚印在延伸,而他和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喜欢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请大家收藏:(m.38xs.com)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